剥脱性皮炎 低热 乏力 疲乏 失眠 食欲减退 衰弱 头痛 头晕
内科 血液科
无特定的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抗核抗体(ANA)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GA) 类风湿因子 溶菌酶 骨髓象分析 肾上腺素试验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者见到核左移或幼稚细胞,应注意非典型的淋巴细胞和异常细胞。 2.骨髓象:因病因不同而异,早期可无明显变化,也可呈幼粒细胞不少而成熟粒细胞减少的“成熟障碍”表现,或疾病极期呈粒系减少,恢复期逐渐出现各阶段粒细胞。 3.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有重要价值,骨髓检查可帮助MDS的鉴别诊断。 4.骨髓培养:体外CFU-GM集落培养,可了解骨髓增生活性,骨髓中性粒细胞储备,帮助鉴别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或是免疫因素抑制粒细胞生成。 5.肾上腺素试验 帮助鉴别是否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6.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测定 帮助识别是否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7.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 (RF)滴度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 8.血清溶菌酶 测定:溶菌酶升高提示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因破坏过多所致,溶菌酶正常或减低示粒细胞生成减少。
诊断鉴别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0 X10^9/L,儿童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 X10^9/L,小于5岁低于5.5 X 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 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 X 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鉴别诊断 (一)高热病人须分辨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因果关系。 (二)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注意与急性白血病 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