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皮损只有鳞屑 而无水疱形成及炎症变化,不痒及分布部位的特点,诊断不难,本病多见于青少年,两性发病率相等,好发于平素多汗的病人,多见于春,秋换季时节,突然发于两手掌,偶尔也发于两足跖,两手掌皮下可见针头大之红色小点,自觉瘙痒 ,继而演变成粟粒大之小水疱,紧接着呈领圈样脱皮 ,层层剥脱,特别在大小鱼际处,手指掌面末端,大量剥脱,病人撕剥后可露出嫩薄的皮肤,此时出汗减少 ,双侧对称发生,经剥脱后可完全恢复成正常的皮肤,每于春,秋季又复发。
皮损开始为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数目多少不定,渐向周围扩大,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多数皮损扩展,可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剥脱,剥脱的表皮下皮肤几乎完全正常,缺乏炎症征象,常对称发生于掌跖部,病程缓慢,无自觉症状,约经2~3周鳞屑自然脱落而痊愈,每届春末夏初开始发病,秋季气候转凉则自行缓解,成人多见。
鉴别诊断
应与汗疱疹鉴别,后者皮疹 为多数深在性小水疱,红色或与肤色一致,疱内有黏液性液体,感染时可形成炎症显著的脓疱,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常发于春夏之交,气温突然变化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