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不随意运动

不随意运动 (不自主运动)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不随意运动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痴呆 持续的肌肉收缩 抽搐 断续的肌收缩 肝豆状核变性 功能性震颤 肌纤维颤搐

  •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精神科 儿科学

  •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支持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心电图 血常规 血糖 神经系统检查 指鼻试验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脑脊液检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 ,尿素 氮。 2.疑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应测定肝功能,24h尿铜 ,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 ,血清铜氧化酶活性等,以协助诊断。 3.疑有颅内病变可作CT及MRI等检查;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行CT检查 可发现基底核已有低密度阴影,后期可见广泛脑萎缩,侧脑室扩大,脑沟增宽;遗传性舞蹈病患者亦有脑萎缩。 4.颅底部摄片,胸透,心电图,超声波。 5.对震颤及肌阵挛者可作肌电图检查。

诊断鉴别

不随意运动及其病因的诊断与鉴别,主要依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 ,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1.病史 起病的年龄,发生的缓急,症状的演变及疾病过程是静止性还是进行性等特别重要,婴儿期起病者可能是先天性的,应注意其生产史,生长发育史,早产 儿及有产伤,窒息史,生后精神及(或)运动系统发育迟缓者,提示脑发育不全;产后有严重新生儿黄疸 者可能为胆红素脑病引起,急性起病者可能为感染(如各种脑炎)或类感染疾病(如风湿热 ),药物引起者可急性起病(如奋乃静,氯丙嗪类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也可缓慢起病(如吩噻嗪类及丁酰胺类衍生物等神经精神抑制剂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晚年起病的单侧运动过度,即使缓慢起病且病程呈进行性加重,也应考虑脑血管病的可能,起病隐袭而呈进行性发展者,在任何年龄多提示变性疾病,家族史很重要,应该仔细询问兄弟姐妹及家属中有无类似或有关疾病,必要时应予检查。 2.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首先应仔细观察姿势和体位及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注意其部位,时间(持续的抑或间歇的,速度快慢),幅度(动作的大小,几个关节甚至全身),规律及形态(动作规则,刻板抑或多变),问病史及查体时,都应注意睡眠,休息,精神及情绪紧张对不随意运动的影响,锥体外系病变引起的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 等,均在精神及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不随意运动可在肢体远端明显,如手足徐动;也可在近端,如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可以是缓慢的,产生的异常姿势可持续数分钟,如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也可很快,如舞蹈样动作,手的震颤须观察上肢在静止,前伸及指鼻试验 等随意运动时的变化,注意肌张力的变化,各种震颤麻痹综合征的肌张力呈强直性增高,合并有震颤时可呈“齿轮样强直”,舞蹈样运动时可有肌张力减低,变动的肌张力是手足徐动症 ,扭转痉挛,肌张力障碍等的特点,检查角膜有无Kayser-Fleischer色素环,是确定肝豆状核变性 的简便而可靠方法。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