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倾向 蛋白尿 肝掌 恶心 乏力 烦躁不安 腹水 肝大 大块肝细胞坏死 大三阳
肝病科 感染中心
无特定的人群
血液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血常规 肝功能检查 尿胆原 尿胆素 血清单胺氧化酶(MAO) 氨基酸测定
重点检查项目(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血小板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 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 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 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业已证实AST有两种,一为ASTs,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另一为ASTm,存在于肝细胞浅粒体中。当肝细胞广泛坏死时,血清中ASTm增高,故在重症肝炎时以ASTm增加为主。由于ASTm的半衰期短于ASTs,故恢复也较早,急性肝炎中ASTm持续升高时,有变为慢性肝炎可能。慢性肝炎中ASTm持续增高者,应考虑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早,在助于早期诊断。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原合成酶之一,各型慢性肝炎血清含量明显升高。血清鸟嘌噙酶(GDA)与ALT活性一致,并具有器官特异性。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鉴别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确诊主要藉抗原,抗体测定,肝炎的诊断还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加以综合分析而确定,必要时可作肝穿刺病理检查。 本病应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出血热 ,脂肪肝 ,阿米巴肝病等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或血清胆红素升高者相鉴别,淤胆型肝炎应与肝外梗阻性黄疸 (如胰头癌,胆石 症等)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