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分泌物增多
外科 神经外科
多发于新生儿及儿童
无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鼻部检查 鼻腔检查 耳鼻咽喉CT检查 鼻咽部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X线:较小的前部脑膨出一般X线很难显示眶外壁和眶顶,大面积骨缺失时眼眶正位X线显示眶腔为低密度或称“空腔征”。 2、超声波:超声一般由于硬脑膜对声能的衰减,无法显示颅内情况,只能显示眶内软组织受压变形(B超)和球后单高反射(A超),实时扫描可显示球后组织搏动。由于脑组织对声能的明显衰减,超声可显示球后多个反复波。 3、CT : 因CT容积问题,横轴位CT很难显示骨缺失的位置,除非骨缺失范围较大,冠状CT一般显示良好。大面积的眼眶蝶骨大翼缺失CT和X线均显示良好,并可见脑组织向眶内疝入。由于眶顶和外壁缺失程度不一尤其是面积较大时,冠状CT在前部扫描时可显示类似眶内占位病变,容易误诊 4、MRI :可见膨出的脑组织与颅内脑组织相连续,囊内脑脊液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诊断鉴别诊断 1、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注意出生时包块的大小,以后的增长情况,哭闹时包块有无冲动,是否破溃过;头颅是否同时增大。 (2)、体检:注意患儿头围大小、智力发育情况。位于鼻根部者,测两眼眶的距离是否增宽,是否呈三角形眼,有无偏瘫;位于眶内者,检查视力,有无眼球突出。 (3)、局部检查:囊性肿块的位置和大小,基底的宽窄。肿块不可穿刺,不做活检。用透照法了解是否为单纯囊肿性肿块或内含脑组织。 2、辅助检查表现 X线检查在前部脑膜-脑膨出时,摄影体位采用张口45°后前位可发现筛板骨缺损。后部膨出在20°后前位X线片上可见颅前窝小,颅中窝大,蝶骨大、小翼骨缺失或骨管、骨孔骨裂扩大。超声检查显示搏动性囊性肿物,可压缩。CT扫描显示骨缺失及较低或高密度块影穿吸可抽出澄清液体常规和生化分析证实为脑脊液。腰穿注入色素,肿物内脑脊液染色。眼眶肿物内注入气体,X线平片可见颅内气泡,以上各项检查均说明眶内肿物与颅内沟通。 鉴别诊断 前部脑膜膨出需与泪囊囊肿鉴别:前者自发性振动并有体位性X线和CT可发现骨孔。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