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9-04 07:40:02 来源:互联网
(一)闭证 治则:开窍通闭。 处方:水沟、十二井、合谷、太冲;热闭加大椎,痰闭加丰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义:水沟位于督脉,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有开窍泄热、醒脑宁神之功;十二井乃阴阳经交接之处,刺此冀经气接续,阴阳协调;合谷、太冲合称四关,分属大肠与肝两经...
(一)闭证
治则:开窍通闭。
处方:水沟、十二井、合谷、太冲;热闭加大椎,痰闭加丰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方义:水沟位于督脉,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有开窍泄热、醒脑宁神之功;十二井乃阴阳经交接之处,刺此冀经气接续,阴阳协调;合谷、太冲合称四关,分属大肠与肝两经,善解郁利窍,疏调一身气机。四穴合用,可达通调阴阳气机,开窍醒脑宁神之目的。如属热闭,取督脉之大椎以清泻邪热;如属痰闭,加胃络丰降以祛化痰浊。
治法:以泻法为主。先取水沟,针芒向上,反复运计,强度宜适当加大。继用三棱针刺十二井,挤去恶血数滴。余穴均宜留针,留针期间,须间断作反复持续运针,施泻法(手法如不特别注明,均可参照“总论”中“现代刺灸法”节,下同)。留针时间,一般应留至神志恢复。如疗效不显,即须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古方辑录
《神应经·诸风门》:“不识人:水沟、临泣、合谷。”
《针灸聚英·卷二》:“郁冒:郁为气不舒,冒为神昏不清,即昏迷是也。……刺太阳、少阳。”
(二)脱证
治则:救阴敛阳固脱。
处方:百会、关元、复溜、太渊;亡阴加太溪,亡阳加足三里。
方义:百会位于巅顶,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于斯,灸之升阳固脱;关元乃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灸之滋阴扶本;复溜,足少阴之经,能调肾气而止汗敛阴;太渊,手太阴之原,可理肺气而摄纳浮阳。脱症多阴阳皆虚,故需滋阴升阳,敛阴摄阳同时并进。若为亡阴,加肾之原太溪滋养真阴;若为亡阳,取胃之合足三里资助元阳。
治法:以艾卷取雀啄灸法重灸百会、关元穴,局部皮肤须现潮红,甚或起小泡。余穴宜用针刺,用补法,手法亦宜重。留针和薰灸的时间均须据症情而定,以脉回神清为度。如效不显,亦宜立即辅用他法或改用他法。
古方辑录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