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咽喉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时间 : 2016-09-04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咽喉肿痛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配合中医疗法治疗,中医中咽喉肿痛分两型,分别是实热证及虚热证。   (1)实热证   清热食品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操作毫针泻法。...

  咽喉肿痛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配合中医疗法治疗,中医中咽喉肿痛分两型,分别是实热证及虚热证。

  (1)实热证

  清热食品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太溪照海鱼际,配穴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操作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关键词: 咽喉肿痛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咽喉肿痛的中医辨...”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