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脓包疮

新生儿诱发脓包疮的发病机制?

时间 : 2016-09-04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新生儿脓包疮,顾名思义,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功能不健全,所以对细菌特别敏感,大多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等因素可诱发这种疾病,下面小编大概的介绍一下新生儿诱发脓包疮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薄弱的皮肤屏障...

新生儿脓包疮,顾名思义,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功能不健全,所以对细菌特别敏感,大多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等因素可诱发这种疾病,下面小编大概的介绍一下新生儿诱发脓包疮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薄弱的皮肤屏障 新生儿皮肤薄嫩,分泌功能尚未充分发育,表皮寄生的“常驻菌群”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局部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易于感染,感染后通过自家接种易泛发全身,或互相传染而造成在新生儿室内的流行。  微弱的体液免疫 新生儿血清的IgG低于正常健康搜索,而且通过胎盘的母体IgG也缺乏天然的免疫力,因此,患儿难以抵挡细菌的感染和再感染,尤其见于早产儿和营养不良的新生儿。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各种毒素 其中表皮剥脱松解毒素先行其道,它能松解表皮细胞间的连接,使其他毒素更易入侵。部分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引起畏寒、发热,甚至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发生。  异常的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从继发急性肾炎脓疱疮患儿中,分离到的致病菌株和肾小球基底膜间具有共同抗原,机体所产生的相应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引起Ⅱ型变态反应造成肾脏的免疫损伤。  Ⅲ型变态反应:致病菌株的M蛋白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免疫损伤。  为角层下水疱,疱内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球菌、纤维蛋白。疱底棘细胞海绵形成,或见少量棘层松解细胞,中性白细胞渗入棘细胞之间。真皮上部血管扩张、充血,有中度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以上是小编大概的介绍了一下新生儿脓包疮的发病机制,希望对你有帮助,母亲也要特别注意,要保持新生儿的身体干净清洁,母亲自身也要保持干净清洁,以免母亲感染给新生儿。希望你生活愉快!

关键词: 脓包疮 脓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新生儿诱发脓包疮...”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脓包疮疾病

皮损、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真菌镜检、皮肤病的物理检查、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