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静脉炎

如何正确诊断出静脉炎

时间 : 2016-09-03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静脉炎疾病对于我们的健康损害很大,因此我们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临床中关于静脉炎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静脉炎的诊断检查方法。    静脉炎的自我诊断1、患肢活动受限,病变局部以隆起条索状或粒状结节状静脉为中心的皮肉肿胀、红热,触...

  静脉炎疾病对于我们的健康损害很大,因此我们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病痛,临床中关于静脉炎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静脉炎的诊断检查方法。

  静脉炎的自我诊断

  1、患肢活动受限,病变局部以隆起条索状或粒状结节状静脉为中心的皮肉肿胀、红热,触痛和触到质地硬韧的条状、柱状、结节状静脉肿区。

  2、急性期过后,肿胀渐消退,局部呈暗红色色素沉着,条索、粒状、结节状静脉隆起更明显,质地更硬,如静脉曲张(静脉曲张【译】: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引起则呈暗褐色团块状隆起区,置导管引起者,拔管时可带出脓汁。

  3、有反复静脉穿刺、静脉内注射药物、高渗溶液或下肢静脉曲张病史。

  4、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狭窄或堵塞。

  5、白细胞计数可达20x109/L,对诊断有怀疑病人可行病理检。

  静脉炎的临床诊断鉴别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着。

  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静脉炎诊断方法

  1、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儿童诊断,与超声波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已经的特异性较差为人,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穷人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多亏明显降低。

  5、深静脉造影: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开始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咨询。

  求医网温馨提示:静脉炎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肢免受损伤,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轻微刺激即能发生经久不愈的溃疡,因此,应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已出现水泡、溃疡或坏疽者,应保持局部清洁,采用正确治疗方法积极治疗。严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热水洗浴,以免增加组织代谢,加重组织缺氧,使病情更快发展,症状加重。

  【参考文献:《血栓病学》、《下肢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静脉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如何正确诊断出静...”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静脉炎疾病

1.实验室检验 (1)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凝血:可有D-Dimer升高等血栓形成表现。 2.影像学检查 (1)多普勒超声:探测局部血流的变化,当有血栓性静脉炎时可表现为...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