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周期性内斜视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 : 2016-08-31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综合国内外20余篇论述,目前有如下4种学说。1.生物钟机制学说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与机体正常“生物钟”现象障碍有关。生物钟现象是生物界在亿万年发展进化过程...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综合国内外20余篇论述,目前有如下4种学说。

  1.生物钟机制学说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与机体正常“生物钟”现象障碍有关。生物钟现象是生物界在亿万年发展进化过程中,感知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调节自身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所形成的一种节律性现象,犹如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变更。但近年来有人对数例周期性内斜视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在同一天内各例眼位不尽相同,故认为生物钟机制不能解释所有周期性内斜视的特征。

  2.大脑优势学说 Roper-Hall等推测周期性内斜视可能与大脑优势的变更有关。表现于不特别选用某只手的患者。这些现象可能表明大脑半球一侧的活动并非始终对另一侧保持优势。此种学说目前仍未被多数学者证明。

  3.眼球运动中枢控制失调学说 Reehter曾提出周期性内斜视患者的上丘脑或其他中脑核可能有缺陷的假设。经数例临床观察有如下几点支持此学说:

  (1)病人伴有感觉异常和(或)嗜睡、尿频、脑电图异常等。

  (2)多数病例发病前都有发热、惊吓、生气、外伤等诱因。

  (3)病程中因生气等可使周期规律发生变化或紊乱。

  (4)全麻后患者眼位变为正位。

  根据这些现象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当在控制眼球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

  4.融合机制失调学说 有人根据周期性内斜视最终发生恒定性内斜视的规律提出了本病与融合机制失调有关。认为本病大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远视,由于远视经常需要调节,从而相应地增加了辐辏作用,使眼球易向内偏斜,所以在出现显性斜视之前可能就有较大的内隐斜,由于外融合力加以控制,使眼位不发生偏斜,后因某种原因,如精神或心理因素、外界环境及内在疾病等因素破坏了眼位的平衡,使外融合力对内隐斜的控制失调而出现隔日性、间歇性或者恒定性内斜视,这3种斜视的发病机制应该说是相同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前二者最终亦可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本病的病程目前尚无明确报道,Burian曾指出周期性内斜视可在4个月到数年之后变为恒定性内斜视。国内曾报道2例,分别在5年和16年后变为恒定性内斜视。

关键词: 周期性内斜视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周期性内斜视是由...”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