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结肠炎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 : 2016-08-31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发病原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多位于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因该处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结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多位于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因该处血供相对较差。常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注”引起;此外,也见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动脉重建术或大动脉炎后。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结肠失血。

  (二)发病机制

  结肠血液主要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供给,而肠壁内的局部循环则由一系列成对的小血管构成。肠黏膜接受肠壁流量的50%~75%,因此血流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肠黏膜。

  处于两支动脉末梢供血区域交界处的左半结肠容易发生供血不足,因此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最多。据Marcoso统计,累及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者最多(约占45.2%),其次为结肠脾区(43.8%)及横结肠(31.5%),仅少数病例发生在升结肠(16.4%)或直肠(11%)。因而缺血发生肠管狭窄者,则主要位于结肠脾区及降结肠。

  降结肠不管缺血是阻塞性或非阻塞性,其临床过程是一致的,一旦局部供血动脉发生阻塞,侧支循环不易形成时,肠壁即发生缺血,而功能及代谢最为活跃的黏膜层最易受到缺氧及缺血的影响,发生水肿充血、坏死、出血;当局部循环持续淤滞而得不到改善时,则病变可向深层发展到肌层及浆膜,引起全层肠壁梗死甚至穿孔,非阻塞性肠缺血一般认为是可复性的,但对年龄大或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来说完全恢复是很困难的;阻塞性缺血是血流的机械性梗阻,因此病情是严重的,但在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下,病变也可以较轻。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结肠炎疾病

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在轻型病例多正常或轻度下降,中,重型病例有轻或中度下降,甚至重度下降。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有增高。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严重或病情持续病例血清白蛋白下降。 2)X线...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