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31 07:40:02 来源:互联网
粘连性肠梗阻以通里攻下,行气止通,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中医分为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三种,治疗如下: 1、痞结型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方药:实证用大承气汤。枳实15g,芒硝(冲服)12g,大黄(后下)10g,厚朴12g。虚证用五仁汤。杏仁10g,柏子仁1...
粘连性肠梗阻以通里攻下,行气止通,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中医分为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三种,治疗如下:
1、痞结型
治法:通里攻下,行气止痛。
方药:实证用大承气汤。枳实15g,芒硝(冲服)12g,大黄(后下)10g,厚朴12g。虚证用五仁汤。杏仁10g,柏子仁15g,郁李仁20g,火麻仁15g,瓜蒌仁20g。如气滞较甚者加莱菔子、木香、郁金、川楝子以增其理气之功,呕吐频繁者加姜半夏、桔梗以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200ml,抽空胃液后经胃管注入,夹管2~3小时,密切观察,给药4小时未缓解,可再给药。一般控制在一日之内,如梗阻未见好转,即改手术治疗。
2、瘀结型
治法:实热者通里攻下,行气活血,虚寒者温中补气。
方药:实热者用大承气汤(见前痞结型)。虚寒者用大建中汤。蜀椒10g,于姜6g,党参15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代赭石。腹胀剧者加木香、香附,瘀滞加桃仁、当归尾,津亏加生地黄、石斛,体虚加党参、白术,虫积加苦楝皮、槟榔,食积加山楂、神曲,发热加黄芩、连翘,热毒较盛加银花、蒲公英,阴损及阳加熟附子、干姜。用法同痞结型。
3、疽结型
本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