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30 07:40:02 来源:互联网
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辨证治法 1、邪犯肺胃 症状体现: 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功能主治: 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方剂:
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辨证治法
1、邪犯肺胃
症状体现: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组成: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薏苡仁15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滑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l剂。
2、邪注经络
症状体现:肺胃症状消失后3—4日,发热又起,肢体疼痛,转侧不利,哭闹不安,拒绝抚抱,继而出现瘫痪。瘫痪以下肢为多,可发生于一侧,亦可两侧并见。面部瘫痪见口眼歪斜,亦可兼见腹肌瘫痪、小便失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舒通经络。
方剂:三妙丸加减。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15克,忍冬藤15克,防己10克,秦艽1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气虚血滞
症状体现:热退后肢体麻痹、痿软无力,出现瘫痪、面色萎黄、易出汗。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祛邪通络。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4、肝肾亏损
症状体现:肌肉痿缩、肢体畸形、皮肤欠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剂:七宝美髯丹加减。
组成:何首乌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外敷外蒸法
1、桑枝15克,川芎、当归、桑寄生、土牛膝各10克,煎汤,加黄酒1盅。每日用清洁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搽擦2—3次,以利筋脉流通。
2、醋蒸气疗法:将鹅卵石烧红,淬醋产生蒸气,熏蒸局部,能舒展肌腱、通经软坚、改善挛缩以达到纠正硬瘫的畸形,适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之肌腱挛缩、关节强直等症状。
三、针灸疗法
1、上肢瘫痪者,取肩髃、肩贞、臑上、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瘫痪者,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绝骨、昆仑、太溪等穴;面神经瘫痪者,取颊车、地仓、合谷;膈肌瘫痪者,取膈俞、期门、鸠尾;腹肌瘫痪者,取中脘、梁门、气海;膀胱肌瘫痪者,取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百会。
2、电针治疗后遗症,每次通电半分钟,重复通电3~4组。
四、推拿疗法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