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颈椎病

白领一族颈椎病保健方法

时间 : 2016-08-30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颈椎病是上班族的职业病,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社会上一些上班族和一些白领都受到了颈椎病的折磨,长期的伏案工作和面对电脑,使得他们的颈椎、腰椎都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日积月累,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因此上班族们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的颈椎,学会如何去预防颈椎病。   1、做颈部肌肉锻

  颈椎病是上班族的职业病,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社会上一些上班族和一些白领都受到了颈椎病的折磨,长期的伏案工作和面对电脑,使得他们的颈椎、腰椎都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日积月累,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因此上班族们要注意学会保护自己的颈椎,学会如何去预防颈椎病。

  1、做颈部肌肉锻炼

  主要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伸,手用力阻挡,对抗用力,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同样,我们可以用手抵住头的左侧,头向左偏,手与头相抵抗,右侧同理。也可以左右旋转一下颈部,用手揉按一下颈部肌肉,这种运动可以让颈部紧张的肌肉放松一下,对颈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米”字操

  方式是以头为“笔”,按以下顺序反复书写“米”字:先写一横,头尽量由左到右画一横,头回到正位;再写一竖,头颈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到正位;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头回到正位,同法书写米字右上点,头回 正位,头颈尽量向右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位;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每日做1~2次,以感觉头、颈、肩轻快和舒适为度。

  3、挺胸抬头、左顾右盼能强健颈椎

  离开办公室后,运动是强健颈椎的最好方式。春天去郊外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实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防治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法。而游泳的时候头总是向上抬,颈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锻炼,而且人在水中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的损伤,算得上是比较惬意的锻炼颈椎的方式。

  4、合理饮食

  要想预防颈椎病,在日常的饮食中也要特别的注意,做到合理搭配是关键,千万不要单一的偏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日常的饮食应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是合理饮食的最起码标准。同时更应该注意饮食有度,不要暴饮暴食或者是饥饿过度,这些都是非常不良的饮食习惯。

  5、颈肩部保暖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颈部的保暖,在冬天应该尽量的传一些高领的衣服,以免寒风侵袭。在炎热的夏季也要做好颈部的保暖措施,特别是长期呆在空调房的工作人员,颈部做好保暖工作,可有效的达到预防颈椎病的作用。在面对如何预防颈椎病的问题上,还应该避免头颈负重物,还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这些都是预防颈椎病的要点。

  6、避免不良睡眠习惯

  很多人在睡觉的时候总喜欢用一些高枕的枕头,这些枕头很容易导致你患有颈椎病,特别是一些颈椎病患者更应该拒绝这类枕头。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因此在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应该尽量的选择一些高度正好的枕头,以免诱发颈椎病。

  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之外,同时在平时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端正头、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在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这些良好的小习惯同样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颈椎病。

  温馨提示: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工作1到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进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5秒,而后双肩向上耸坚持3~5秒钟,重复6~8次,也可以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秒钟,重复3~5次。

  

关键词: 颈椎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白领一族颈椎病保...”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颈椎病疾病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 (压顶试验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