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6 07:40:02 来源:互联网
偏方一、加味消瘀汤 [组成]生牡蛎、西红花、茵陈各6克、京三棱、赤茯苓、赤芍片、炙鳖甲、蓬莪术、枳壳片、鸡内金、青皮、柴胡、穿山 甲各5克,大力参3克。 [功效]消食化积,软坚散结,利水渗湿,破气通经,活血 化瘀,和解退热。[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包0.6克。小儿...
偏方一、加味消瘀汤
[组成]生牡蛎、西红花、茵陈各6克、京三棱、赤茯苓、赤芍片、炙鳖甲、蓬莪术、枳壳片、鸡内金、青皮、柴胡、穿山 甲各5克,大力参3克。
[功效]消食化积,软坚散结,利水渗湿,破气通经,活血 化瘀,和解退热。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包0.6克。小儿每服1包,1日2 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偏方二、通窍化瘀利水汤
[组成]麝香0.1克(另包冲服或用白芷5克代之),桃仁、 茯苓各7.5克,红花、赤芍、地龙、牛膝、木通各5克,黄芪、 骨碎补各12克。
[功效]通窍活络,化瘀利水,补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4次。
偏方三、升降散加减
[组成]僵蚕、蝉衣、瓜蒌仁各15克,姜黄、生军、杏仁、 厚朴、藁本、瓜蒌皮各6克。
[功效]降气化痰,逐瘀驱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1日2~4次。同时用外敷方: 通草24克,香白芷、蜂房、青皮、陈皮、蝉衣、僵蚕各15克, 川红花6克。共为细末;以酒15~30克,童便40~50毫升,水 适量,面粉9克,冲制成糊状,直接涂于头颅,每天换1次。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