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 : 2016-08-25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发病原因   新型隐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裹由细胞壁和荚膜组成的被膜,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牛奶、草地、蜂巢及鸽粪中。新型隐球菌多由呼吸道吸入,可产生一种胞外磷脂酶B,破坏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进而改变肺组织的物理特性,使菌体较易在肺内形成病灶,数月内经血行播散至脑或脑膜,引起炎

  (一)发病原因

  新型隐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裹由细胞壁和荚膜组成的被膜,广泛存在于土壤、蔬菜、牛奶、草地、蜂巢及鸽粪中。新型隐球菌多由呼吸道吸入,可产生一种胞外磷脂酶B ,破坏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进而改变肺组织的物理特性,使菌体较易在肺内形成病灶,数月内经血行播散至脑或脑膜,引起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国内陈裕充2000年报告,多糖荚膜是构成荚膜毒性的最主要成分,它主要通过介导对吞噬细胞的抑制,减少诱发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研究发现荚膜厚度与其抗吞噬能力呈正相关,且主要与荚膜多糖的高分子量片断有关。此外,多糖荚膜还通过激活补体、抑制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6和 IL-1β等,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使菌体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清除而致病。

  黑素是隐球菌另一重要致病因子,它的产生与细胞壁的膜结合酚氧化酶有关,大脑中丰富的儿茶酚胺可作为其重要的作用底物,推测可能是隐球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力的原因之一。黑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抗自由基。国外研究发现,一个隐球菌细胞产生的黑素,足以清除大量由激活的巨嗜细胞产生的细胞氧化剂。在体内,它通过清除超氧化物和其他氧化物,保护酵母细胞免受宿主细胞产生的氧化物的破坏。此外,黑素还有抵抗紫外线的抗真菌效应、降低二性霉素 B 的敏感性等作用。可能是导致隐球菌在体内持续蔓延,难以治愈的原因之一。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抗癌药物、接受器官移植术及白血病、AIDS、淋巴肉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糖尿病等患者成为该病主要易感人群,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隐球菌在脑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抵抗宿主防御反应的毒性因子,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2.病理改变 大体显示脑膜血管充血,脑回增宽、脑沟变浅,软脑膜混浊不清,尤以脑底部为重。桥池、视交叉池、小脑延髓池、外侧沟、脑底部及扩张的蛛网膜下隙内,可见黄色黏稠冻胶样的渗出物。脑沟、脑池或脑主质内可见小颗粒状结节或囊状物,内有胶样渗出物。

  镜下胶样黏液中可见大量隐球菌,部分被多核巨细胞吞噬。脑主质、脑膜及蛛网膜下隙内有大量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多核巨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发病缓慢者可见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的肉芽肿及小脓肿。国内郑建仲等1999年报道一组隐球菌性脑膜炎尸检病例,发现小动脉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并有脑主质内出血及多处软化坏死灶。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脑膜炎疾病

1.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由其在腋下,手,脚部位},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症状的变化...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