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病

什么是诱发出肾病的原因?

时间 : 2016-08-25 07:40:02 来源:互联网

[摘要]

  肾能维持我们的肾脏排泄和分泌功能,但如果肾出了问题,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我们人体也就会受到损害。而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需要了解此疾病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一些预防措施。以下就是分别站在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分析出的肾病的病因。    西医:1.从...

  肾能维持我们的肾脏排泄和分泌功能,但如果肾出了问题,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我们人体也就会受到损害。而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需要了解此疾病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一些预防措施。以下就是分别站在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分析出的肾病的病因。

  西医:

  1.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证明,患者有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加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导致肾细胞缺血或坏死的重要原因。

  2.感染时此病的诱因之一,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都会引发此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此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3.恶劣的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会造成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降低。

  4.劳累过度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下去会引发此病。

  5.长期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肾脏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此病甚至尿毒症

  6.乱用药而导致的屡见不鲜。很多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而这些药物都十分常见,使用广泛,没有医药知识的市民在自我用药时往往容易险象横生。肥胖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这些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长此以往就容易损害肾脏,间接引发此病。

  7.食盐过多容易引发。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氯对胃酸的产生和维持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食盐中的钠,在人体中含量过高可使体内积水,产生浮肿,能使血容量和小动脉张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食盐量高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而高血压极容易并发此病。

  8.许多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损伤,导致此病综合征。成人的2/3和大部分儿童的此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包括原发性肾小球此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等。按病理诊断主要包括:微小病变性此病,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它们的相对发病率和特征见表1。继发性此病综合征的原因为:感染、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和海洛因等)、毒素及过敏、肿瘤(肺、胃、结肠、乳腺实体瘤和淋巴瘤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及糖尿病等。成人此病综合征的1/3和儿童的10%可由继发性因素引起。

  9.体液长期处于酸性环境,属于碱性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被中和,更加速了各种此病的形成,酸性体质易引起肾功能低下。

  中医: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同脑,肾功能好与坏与骨髓的关系很大,当肾虚时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微量元素的缺乏会更进一步引起肾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肾虚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

  以上分别是西医和中医分析出肾病的病因,希望大家能从中了解到此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针对病因来制定一些预防方法,保护保养好自己的肾。但愿大家都能提高防患意识,做好预防肾病的措施,降低此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减肥亲身体验                                 真的不敢相信!!减肥食谱居然让我减肥                 靠着那三天的食谱,我整整坚持了4个月                 从大胖子变成现在的有型男哦!!看我如                

关键词: 肾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是诱发出肾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病疾病

1.尿检 尿常规化验是方便、灵敏、准确的诊断与病情及疗效判断的指标,必须重视。 2.尿量和腹围检查 对浮肿及急性肾炎患者要准确地记录每日24小时的尿量。浮肿患者应每周测体重一次,对腹水患者应增加每周测体重一...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