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狂犬病

小儿狂犬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时间 : 2016-08-22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潜伏期长短不一,4天~19年,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影响潜伏期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早)、伤口性质(深咬伤较短)和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防御机制等。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3期。   1.前驱期1~4天,常有低热、头痛、乏力、咽痛、腹痛、烦躁等。继之对强光、高声等刺

  潜伏期长短不一,4天~19年,绝大多数在1年以内。影响潜伏期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早)、伤口性质(深咬伤较短)和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防御机制等。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3期。

  1.前驱期 1~4天,常有低热、头痛、乏力、咽痛、腹痛、烦躁等。继之对强光、高声等刺激敏感而有咽喉紧迫感,进食时咽喉肌轻度痉挛,但尚能吞咽。约80%的病人伤口局部及其神经通路上有放射性疼痛、麻木、痒及感觉异常。

  2.兴奋期 反射性咽喉痉挛逐渐加重,每当饮水,甚至听到讲水,看到水及咽水动作,或风、光、声、烟刺激也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痉挛,出现典型的恐水症。常伴呼吸肌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全身肌张力高,颈部强硬。常出现躁狂与昏睡交替。发作时暴躁异常;发作间歇期则较安静,语言清晰。由于交感神经亢进,有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唾液分泌增加等表现。病人可高热39~40℃,神志大多清晰,部分病人有精神失常,可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约1~3天。

  3.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病人渐安静,逐步发生全身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多见。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呼吸变慢而不齐,心搏微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约6~18h。

  狂犬病整个病程3~5天,极少超过10天。极少见“麻痹型”病例,后者以高热、进行性麻痹为主,终至衰竭死亡,全病程约8~9天。

  已属发作阶段的病例,根据患者过去有被狂犬或可疑狂犬或猫、狼、狐等动物咬伤史,诊断即可初步成立,如能了解被咬伤情况及该动物的健康状况,则对诊断本病更有价值。如不能确定咬人的犬或猫是否患狂犬病,应将动物关在笼内饲养,如动物在7~10天内不发病,则一般可排除动物有狂犬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大量流涎、瘫痪等,即可作出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注意有无“三怕”(怕水声、光、风)现象,必要时用扇风、倒水和亮灯试验,狂躁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咽肌水肿和毛发竖立现象。如生前免疫学抗原、抗体的检测阳性,死后脑组织动物接种及神经元胞质中发现内氏小体则可确诊。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狂犬病有哪些...”相似的文章

更多>>

狂犬病疾病

1.血,尿常规 及脑脊液 白细胞总数自(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大多在80%以上,大单核细胞百分率亦可增加,尿常规检查常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脑脊液的压力在正常范围或稍有增高,蛋白...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