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 : 2016-08-22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一)发病原因   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呈球形或细长形,直径为80~120nm。其内部的致密核心系由8个片段组成的单链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其外膜表面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的糖蛋白突起。血凝素是流感病毒主要表面抗原,针对血凝素的抗

  (一)发病原因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呈球形或细长形,直径为80~120nm。其内部的致密核心系由8个片段组成的单链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其外膜表面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的糖蛋白突起。血凝素是流感病毒主要表面抗原,针对血凝素的抗体能中和病毒,在抗流感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抗神经氨酸酶的抗体可限制流感病毒的释放,减少感染的发生。根据核蛋白的特异性流感病毒通常分甲、乙、丙3型。甲型病毒易发生基因片段重排致抗原更换(shift),很容易发生定期的抗原变异,产生新的亚种和变种,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仅发生基因片段点突变,引起抗原漂移(drift),因抗原性变异较小,只形成变种,故常造成局部暴发和小流行;丙型无抗原变异,仅以散在形式出现。19世纪中曾有5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1918年的流行造成了2000万人的死亡。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曾发生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中等及中等以上的流行十余次,80年代中流感疫情以散发及小暴发为主,无明显的流行,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曾出现数次乙型流感的暴发。

  (二)发病机制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亦维持不长。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吸入下呼吸道后,病毒神经氨酸酶可破坏神经氨酸,糖蛋白受体暴露,并与病毒血凝素结合,病毒吸附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内进行复制,每4~6小时一代,大量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受染,引起黏膜上皮退行性改变,包括颗粒形成、空泡形成、细胞肿胀、核固缩等。细胞最终坏死、崩解、脱落。病变向下蔓延,引起支气管壁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充血、水肿,肺间质水肿,肺泡内充满红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纤维素组成的水肿液。Ⅰ型和Ⅱ型细胞脱落,透明膜形成,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改变。肺脏充血、水肿。并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肺叶的实变、脓肿间质性肺炎等。流感病毒刺激机体可产生体液抗体、局部抗体以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抗感染保护作用主要与血清抗血凝素抗体有关,但IgA分泌型抗体亦起相当重要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包括T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细胞毒反应、NK细胞活性,以及干扰素产生,在疾病的早期即可测到。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在疾病康复中起作用。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流感病毒肺炎是由...”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肺炎疾病

1、血常规检查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 4~10×10 9 个/ 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小于70%,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 9 个/...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