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1 07:40:03 来源:互联网
针灸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最早报道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例数少加之本病势急病重,故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自70年以来,才开始在相当范围内应用于临床,并开展了部分实验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刺灸之法外,尚有电针、穴位注射等。 (1) 局限性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取穴...
针灸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最早报道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例数少加之本病势急病重,故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自70年以来,才开始在相当范围内应用于临床,并开展了部分实验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刺灸之法外,尚有电针、穴位注射等。
(1) 局限性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取穴
主穴:天枢、阿是穴、阑尾穴、足三里。
配穴:曲池、气海、地机、内关。
阿是穴位置:系指腹部压痛最明显处。
2.治法
每次取3~4个主穴,据症情酌取配穴。针法同上。气海、地机可作穴位注射。药物:苦木注射液(2ml~4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ml,均分注入各穴,每日1次。亦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及氦氖激光器(扩束、原光束及单丝光纤传输激光)照射上穴,每次10分钟~20分钟,每日1~2次,10~12次为一疗程。
(2) 弥漫性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取穴
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配穴:梁门、内关、胃俞、大肠俞、合谷、曲池。
2.治法
以主穴为主,如症情不能控制,酌配穴。取穴时病人一般取半卧位,进针深刺后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施泻法,强刺激。持续运针l分钟~2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每5分钟以上法运针1次。亦可于首次运针后接通G6805型电针仪,断续波,频率180次/分钟~240次/分钟。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准。针后以艾卷或温灸器作回旋灸,均于腹部主穴上,每次15分钟~20分钟。每日针2~3次,重者隔6小时l次。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