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截瘫

截瘫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在生活中患有截瘫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很多的患者在患上截瘫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治疗办法,导致了患者的病情加重,在发现自己患有截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了,下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截瘫的治疗办法有

       在生活中患有截瘫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很多的患者在患上截瘫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治疗办法,导致了患者的病情加重,在发现自己患有截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了,下面,我们请有关的专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截瘫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吧!

  治疗方法

  体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断面九针穴、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2、肾俞、次髎、血海、三阴交、髀关。

  配穴:调理二便加气海、中极、秩边、天枢、上 、中 、下 。

  断面九针穴位置:上穴为损伤平面上一个棘突,下穴为腰椎5(L5)棘突,中穴为上下穴连线之中点,加上、中、下三穴之两旁夹脊穴,共为九穴。

  治法

  药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加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

  每次主穴两组分别取2~5穴。配穴据症取2~3穴。主穴第一组为毫针刺,第二组为穴位注射。血用穴则可针刺与穴注交替。毫针刺法:要求深刺,针深1~3寸,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强刺激强度,使背部穴针感传向麻痹平面以下,腿部穴尽量激发针感。血用穴可用中弱刺激,但要求任脉穴针感传至阴部,秩边斜向内刺,使针感传至小腹,天枢穴传至腹股沟。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1小时。

  穴位注射法:上述药液任选1种,亦可交替选用。上下各取1~2穴,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并作反复提插后,以较快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损伤平面上(1~2个棘突)和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和夹脊穴,膈俞。

  配穴:分4组。1、关元、中极、天枢;2、秩边、殷门、委中、昆仑;3、髀关、伏兔、足三里、冲阳;4、环跳、阳陵泉、绝骨、丘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第一组每次取2~3穴,余每次取一组。督脉穴刺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所要针刺穴位的上、下两个棘突点间的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垂直刺入,缓慢均匀提插,以测知针尖所遇之阻力,并体会指下感觉。如因骨折或脱位使棘突间发生改变时,可按照损伤平面上下选取督脉穴的原则,加用其他督脉穴。进针深度一般为1.5~2.5寸,当手下感到弹性阻力(为刺中黄韧带),局部胀、重、酸感时,仍可继续针刺。一旦指下有空虚感,且病人自觉针感向双侧下肢或会阴部放射,则不得深刺,稍将针外提。施平补平泻手法。配穴,应尽量使之得气,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电针

  (一)取穴

  主穴:扶突(臂从神经)、曲池(挠神经)、冲门(股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腰俞(马尾神经)、阿是穴。

  配穴:中极、关元、会阴。

  阿是穴位置:脊柱正中线,损伤平面两端棘突间。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了截瘫的治疗办法有哪些了,我们在生活中治疗截瘫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患病的原因,然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家属一定要护理好患者,让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情,只要我们护理好患者,相信疾病很快会好转的,祝大家身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 截瘫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截瘫的治疗办法有...”相似的文章

更多>>

截瘫疾病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颅底部摄片、CT及MRI等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胸透、心电图、超声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