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感冒

快速缓解感冒的食疗方法

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核心提示:  葱辛温入肺,能解表发汗,适合风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宜用青葱;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事实上,豆豉也能治风寒感冒及心胸烦闷,所以中医师常使用,“葱豉汤”用于温阳发汗。大家都知道感冒会引起头晕、乏力的现象,这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也会...

核心提示:  葱辛温入肺,能解表发汗,适合风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宜用青葱;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事实上,豆豉也能治风寒感冒及心胸烦闷,所以中医师常使用,“葱豉汤”用于温阳发汗。

  大家都知道感冒会引起头晕、乏力的现象,这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也会导致人们不能集中精力做其它事情。虽说感冒能很快用药物治疗好,但是对身体也存在副作用,如果采用水果和食物治疗的方法就能减少伤害。下面为大家讲解关于治疗感冒的一些食疗方法。

  热柠檬水

  柠檬榨汁,加入砂糖或蜂蜜,再加入温开水即成。感冒时一天喝上500至1000cc,流鼻水减轻了,感冒散得也快,尤其是刚感冒时,甚至可因此不药而愈。

  柠檬富含维他命C,具有抗菌作用、免疫效果、协助骨胶原生成等多种功效,平时亦可多喝热柠檬水,来保养身体,补充维他命C。

  专家解析:热柠檬水适风热感冒

  柠檬富含维他命C,可以抗菌及提升免疫力,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及解暑的功效,所以用在风热或挟暑的感冒较合适。再者,红糖甘温,白糖甘平;白糖能润肺生津,对于口渴、咽干的燥咳较适合。而蜂蜜能益阴润燥,可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不过吃太多会腹胀腹泻,故不宜过量。

  洋葱煮黑糖

  材料:洋葱三分之一颗切丝、黑糖少许、一饭碗水。

  方法:1.大火煮滚,小火再续煮十分钟。

  2.剩半碗温服。

  饮用一次即见效,饮用二、三次即痊愈。

  专家解析:葱豉姜煮黑糖发汗去寒

  葱辛温入肺,能解表发汗,适合风寒型感冒;若有胸腹作痛,宜用青葱;多汗或有狐臭者忌用。事实上,豆豉也能治风寒感冒及心胸烦闷,所以中医师常使用,“葱豉汤”用于温阳发汗。

  此外,生姜辛温入肺、胃、脾经,能发散表寒、温胃止吐、化痰止咳,所以感冒风寒,有头痛、鼻塞、怕冷、想吐、冷咳者,亦可用姜加黑糖,如法泡制来喝。

  梅粉西红柿汁

  现榨西红柿汁,如果嫌味道不够可口,可在榨西红柿汁的同时,加一些新鲜的梅粉,富含维他命C,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且是人间美味!

  专家解析:梅粉西红柿汁不宜多食

  西红柿汁富含维他命A及C,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红透者比绿色者所含维他命A更多。由于钾离子含量亦多,故适合高血压者。茄红素则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一般认为有防癌的功效,但酸梅可收敛生津,治久咳久泻,但不宜多食,因多食损齿、生痰助热,而且妇女经期亦忌之。

  热水果茶

  杨桃或柳丁、苹果等水果切丁,加水煮沸后,再转小火煮15~30分钟,趁热饮用。热果茶具有天然果香、甜味与维他命C,让感冒快快好起来!

  专家解析:热水果茶生津止咳

  杨桃清热生津,可治风热咳嗽、口疮龈肿、烦渴等。苹果则能生津止渴、润肺、解暑。柳丁果肉滋润健胃,果皮化痰止咳、健脾胃,种子具消肿止痛功效。

  对于不同的感冒症状需要用到不同的治疗方法,食物治疗法也是一样,因此在选用此方法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做判断。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是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治疗狐臭亲身体验                                 治疗狐臭后,终于香香的啦~                 狐臭没了,但是留下了疤痕,呜呜呜~~                 用酒精治狐臭,还是有压抑狐臭的效果的                

关键词: 感冒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快速缓解感冒的食...”相似的文章

更多>>

感冒疾病

1、血象: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