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正常或轻度加快。2.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和(或)蛋白质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但正常者亦不少见。在此基础上出现免疫活性细胞为主的细胞反应,主要为淋巴细胞反应,少数为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单核样细胞反应...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正常或轻度加快。
2.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和(或)蛋白质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但正常者亦不少见。在此基础上出现免疫活性细胞为主的细胞反应,主要为淋巴细胞反应,少数为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单核样细胞反应及单核吞噬细胞反应。急性期多以前3种为主,恢复期以单核样反应为主。急性期细胞学异常可超过90%。半数病例可蛋白增加,糖及氯化物正常。个别病例糖含量增高。偶见麻痹型胶样金曲线。
3.国内报道用捕捉抗体法(ELISA)检测脑脊液及血中的IgM及IgG抗体早期诊断单纯疱疹性脑炎。在生理情况下,IgM抗体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查到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提示神经系统有病毒感染后的抗体应答反应。方法本身只需要单份血清和脑脊液,1天即可出结果。在单纯疱疹脑炎时可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的第2天获阳性。单纯疱疹脑炎Ⅰ型在发病2~12天内都可查到IgM,从脑脊液中查出IgM抗体可达7%左右。还可由一份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出IgG抗体。
4.有条件单位还可早期进行病毒分离。
1.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改变或在此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且随临床症状好转而恢复正常。
各地报道本病的EEG异常者达85%~96%。青岛医学院报道160例均为异常EEG。主要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可在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有局限性改变加重。有时出现棘波、尖波或棘-慢波复合及周期性复合波等。多数为持续性轻重不同的异常,也有阵发性,散发性和节律性的。这些改变与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一样,并无特异性。一般在急性期EEG异常程度轻,随着疾病的进展,EEG的异常程度亦逐渐加重,在疾病高峰期异常程度最高,随着疾病的恢复,EEG也逐渐恢复正常,也有的恢复稍慢于临床。
以精神异常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其EEG与一般病毒性脑炎基本变化相同。轻者绝大多数为弥漫性低~中波幅θ及δ波。少数病例有高波幅尖波发放或局灶性高波幅δ波。
有癫痫发作的病毒性脑炎,EEG中约82.4%为弥漫性异常。少数为高波幅尖波发放。脑炎后遗癫痫者中5.8G有阵发性放电。急性期后如EEG仍不正常且有阵发性放电者,预示病人将有癫痫发作。
有的文献强调脑瘤型脑炎,EEG局限性异常多见,但多数报道为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有局灶性中~高波幅θ波或δ波。
有的研究者提出慢波的数量增多,周期延长和振幅变大与意识混浊程度成平行关系,但也有不同的见解。有时慢波比意识障碍先出现,但有时相反。病毒性脑炎的EEG没有特异性,不能据此确定脑炎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才有辅助诊断意义。疾病早期在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之前,容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但是疾病早期出现的EEG异常,反映脑部有弥漫性损害,故EEG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脑超声波检查 急性期发生一侧较重的脑水肿,可见中线移位。
3.头颅CT检查 已有较多的报道,头部CT检查在脱髓鞘脑炎的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可见低密度区,可发现脑水肿、占位性病变或液化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