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中医治疗小儿出血性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风热犯肺主证 症状 :鼻衄或紫斑,色红量较少,咽痛,咳嗽少痰,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口干头晕,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 :清肺泄热,凉血止血。 例方 :桑菊饮。 常用药:桑叶、
中医治疗小儿出血性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风热犯肺主证
症状:鼻衄或紫斑,色红量较少,咽痛,咳嗽少痰,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口干头晕,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清肺泄热,凉血止血。
例方:桑菊饮。
常用药:桑叶、菊花、连翘、北杏、黄芩、薄荷、白茅根、仙鹤草、玄参、花粉、侧柏叶、丹皮。
2、血热妄行主证
症状:咯血,或衄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色鲜红或紫红,发热,烦躁,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干,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例方:星角地黄汤或化斑汤。
常用药: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大黄、茜根、石膏、知母、侧柏叶、丹参。
3、阴虚火旺主证
症状:出血时作,色鲜红,潮热盗汗,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止血。
例方:茜根散。
常用药:茜根、生地、玄参、女贞子、旱莲草、知母、丹皮、侧柏叶、丹参、白薇、阿胶、龟版、太子参、麦冬。
4、气虚不摄主证
症状:出血时作时止,色淡红,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气短纳差,自汗,舌淡,脉细弱或虚大。
治法:补气摄血。
例方:归脾汤。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淮山、大枣、当归、艾叶、血余炭、仙鹤草、棕榈炭、三七。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