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运动损伤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对于不太严重的运动损伤,也可以考虑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一般采取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   是以罐为工具,借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产生温热刺激并引发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痕血以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1...

  对于不太严重的运动损伤,也可以考虑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医一般采取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

  是以罐为工具,借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产生温热刺激并引发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痕血以治疗伤病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

  1、操作方法

  (1)选穴应用拔罐疗法时,一般是伤部取阿是穴及附近的穴位。然后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

  (2)点火闪火法: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或纸片,伸入罐内绕壁一周迅速抽出,立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即可。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此法只适应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烧物落下而烧伤皮肤。

  (3)留罐时间一般留罐10分钟。罐大,吸力强,时间可缩短;反之,时间可加长。气候炎热,留罐时间应短,寒冷时可延长。一般待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呈紫红色即可取罐。隔日一次,5天~7天为一疗程。

  (4)取罐方法取罐时,以一手压住罐周边皮肤,使气进入,罐子就可取下。不可硬拉旋转,以免损伤皮肤。

  2、适应症:一般适应于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湿痹症、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晚期等。若为局部软组织肿大,可在局部针刺后拔罐,肿痛消退较快。

  3、注意事项:(1)伤员体位应舒适、适当,拔罐部位一般以肌肉多、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皮肤过敏、浮肿、出血性疼痛者,以及孕妇下腹、下腰部、心脏搏动处均不宜拔罐。

  (2)应注意不要讲火罐罐口烧烫,以免烫伤皮肤。若拔罐时伤员感到局部紧而痛,或有烧灼感,应取下罐子检查是否有烫伤或罐吸附太紧致皮肤损伤。如是则应另换部位或停止操作。

  (3)若伤员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不适应症状,应立即起罐,让伤员平卧休息片刻。喝点热开水,即可恢复。

关键词: 运动损伤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运动损伤的中医治...”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