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本病在中医学属于“石瘿”、“肉瘿”等范畴,临床上可分为痰湿凝聚、肝郁气滞、气血两虚三型。各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痰湿凝聚症状:胸闷痰多、肢体倦怠、胃纳不佳、颈部肿块质硬,不随吞咽上下;...
本病在中医学属于“石瘿”、“肉瘿”等范畴,临床上可分为痰湿凝聚、肝郁气滞、气血两虚三型。各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痰湿凝聚
症状:胸闷痰多、肢体倦怠、胃纳不佳、颈部肿块质硬,不随吞咽上下;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或濡细。
法则:健脾化痰,消瘿散结。
用药:海蛤壳30克,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带15克,黄药子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海浮石15克,白术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病程日久,伴纳呆乏力明显,加黄芪30克,山楂15克,以益气健脾;伴瘀血、肿块坚硬,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头晕心悸、脸色无华,加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以养血补血。
2、肝郁气滞
症状: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口干、便秘;颈部肿物,质坚硬,不随吞咽上下移动;遇郁怒肿块增大;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细。
治则:舒肝理气,消瘿散结。
用药: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郁金15克,浙贝母15克,昆布15克,海带18克,夏枯草20克,黄药子15克,法半夏12克,青皮12克,柴胡12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伴气郁化火,症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加生牡蛎30克,野菊花15克,以疏肝清热;伴有瘀血,症见肿物坚硬不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5克,丹参10克,以养心安神;伴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以滋补肝肾。
3、气血两虚
症状:发病日久,颈前肿块凹凸不平、坚硬固定、脸色无华、头晕心悸、短气乏力、纳呆食少、形体消瘦、大便溏薄或秘结;舌质暗淡或淡白、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则:益气养血,解毒散结。
用药:党参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30克,猫爪草30克,夏枯草15克,山楂15克,炙甘草12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伴肿物质坚不移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软坚化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5克,酸枣仁10克,以养心安神;伴大便溏薄,加炒扁豆30克,苍术15克,以燥湿健脾。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