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本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发,初期有发热、干咳、咽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表现,后期有刺激性痉挛性咳嗽、气促、喘憋、咯血丝痰、斑丘疹及多系统受累表现,从中医病因学角度看,应属于外感六淫致病;从流行性特点及以发热为主症分析,可归属于“时行疫疠”或“时行温病..
本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发,初期有发热、干咳、咽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表现,后期有刺激性痉挛性咳嗽、气促、喘憋、咯血丝痰、斑丘疹及多系统受累表现,从中医病因学角度看,应属于外感六淫致病;从流行性特点及以发热为主症分析,可归属于“时行疫疠”或“时行温病”;从本病病位在肺,以咳嗽、喘促、咯痰等肺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来归类,可归于“肺炎喘咳”、“风温肺热”、“喘咳上气”病。本病根据症状分类,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1、燥热阴虚:低热绵绵,或午后低热,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口干不欲饮,声嘶咽痛,舌红无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清肺,方中沙参麦冬汤加味药如麦冬、沙参、玉竹、桑白皮、枇杷叶、百合、川贝、陈皮、地骨皮。加减:干咳频频加乌梅、阿胶敛肺止咳,潮热盗汗加青蒿、鳖甲滋阴除蒸。
2、肺脾气虚:发热已罢,咳痰稀白,轻咳无力,神疲纳差,腹胀脘满,手足不温,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焦三仙、山药、砂仁。加减:纳差腹胀,加佛手、苏梗,汗多神疲加黄芪、五味子。
3、气虚痰恋:急性期过用苦寒伤损肺气致热去而邪不除,或复感外邪,邪与肺中痰湿胶结,证见发热已罢,咳嗽迁延不愈,咳频,夜间尤甚,咯少量白痰,喉痒,时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浮,治法益气化痰敛肺,方用《沈氏尊生书》一服散加减,药如半夏、杏仁、阿胶、乌梅、紫苏、五味子、橘红、甘草、太子参。加减:痰稀多沫加细辛、干姜;平素易感冒加黄芪、白术;喉痒有异物感加夏枯草、牛蒡子;痰少咯之不爽加旋覆花、白前、紫菀,或合止嗽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