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首先当掌握标本虚实,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之虚。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治标常以散寒、化痰、行气、活血为主,扶正固本包括温阳、补气、益气养阴等法。活血通脉是其基本治法。 实证:寒痹心痛...
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首先当掌握标本虚实,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之虚。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治标常以散寒、化痰、行气、活血为主,扶正固本包括温阳、补气、益气养阴等法。活血通脉是其基本治法。
实证:
寒痹心痛,多因受寒诱发心痛,心痛甚,舌淡苔白,脉沉紧,治当通阳散寒,可用栝楼枳实桂枝汤加丹参、苏梗等。
痰阻心痛,多胸闷痛,舌苔腻,脉滑,治当化痰开痹,可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
气滞心痛,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边有白沫,脉弦,治当行气开痹,可以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血瘀心痛,多刺痛,疼痛固定,夜间多发,唇舌紫暗,脉弦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虚证:
阴虚,胸中隐痛,咽干,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治当养阴,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味。
阳虚,胸中冷痛,畏寒,神疲,四肢冷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当温阳,可以用参附汤加味。
气虚者,胸闷,气短不能接续,舌淡红,脉短或细弱,治当益气升陷,可用升陷汤加味。
气阴两虚者,咽干,五心烦热,心悸,气短乏力,舌暗红,或淡暗,脉细弱,治当益气养阴,可用生脉散加沙参、丹参、葛根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