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20 07:40:03 来源:互联网
一、中医治疗婴儿感冒 1、中医上将感冒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不同类型。风寒证一般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风热证,小患者多发,俗称“伤风热”,表现为鼻塞、喷嚏、稠涕,发热或高热、怕风、出汗、口干、咽痛、咳嗽、痰粘稠,舌苔薄黄,脉浮数。2、暑湿证,在...
一、中医治疗婴儿感冒
1、中医上将感冒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不同类型。风寒证一般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风热证,小患者多发,俗称“伤风热”,表现为鼻塞、喷嚏、稠涕,发热或高热、怕风、出汗、口干、咽痛、咳嗽、痰粘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2、暑湿证,在夏季易发,有季节性,孩子往往全身无力,表现为发热、汗出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头胀痛,疲乏、倦怠,心烦、胸闷恶心,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还有一种“体虚感冒”,这些容易感冒的小孩,平时身体虚弱,感冒之后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
3、由于气候及水土关系,人群体质偏于湿热,且小儿为‘纯阳之体’,即使感受风寒,也很快会入里化热。另小儿常有乳食之伤,常有热郁于经,寒束于表之候。“盛医生认为,在浙江,一般没有很典型的风寒感冒,所以一般都采用”辛凉解表辅以少许辛温解表“的中医药物治疗。
4、另外,小儿感冒与成人有别,容易挟惊、挟痰、挟滞,其中惊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猛,需特别注意。
二、注重治病求本
1、小儿反复感冒,长期困扰着许多易感儿家长,如何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加以改善,是现场一些家长听众的头等大事。
2、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强调发病机制关键是”不在邪多而在正气虚“。中医重视”治病求本“的整体观念,多用扶正祛邪的方法。
3、在驱邪的同时培补正气,可采用冬令滋补膏、冬病夏治、小儿按摩等辅助手法,促进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如在冬季可以吃”冬令滋补膏“,根据小儿的”脾胃肾“情况进行综合性调理,令来年身体好。在夏季三伏天,则可以采用冬病夏治,如在小儿背部用”发泡疗法“,对一些易感儿的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哮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小儿平时有些感冒、咳嗽小毛病,反而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抵抗力,有利于孩子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成熟。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儿,需区别对待。若是生理性免疫力低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小儿免疫力稍低是自然现象。随着外界抗原刺激渐渐增多,免疫记忆反应慢慢形成,免疫功能一步步激活,至5-7岁免疫功能基本成熟。10-12岁将接近成人水平,那时就不易生病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