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19 07:40:04 来源:互联网
小儿尿崩症在药物治疗前,要供给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及高钠血症。肿瘤患者应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决定外科手术或放疗方案。 一、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 1、加压素替代疗法 (1)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本品吸收缓慢,先从小剂量开始,每次肌内注射0.1ml,作用可
小儿尿崩症在药物治疗前,要供给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及高钠血症。肿瘤患者应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决定外科手术或放疗方案。
一、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
1、加压素替代疗法
(1)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本品吸收缓慢,先从小剂量开始,每次肌内注射0.1ml,作用可维持3~5天或更久。一次注射后需待再出现多尿,然后注射第2次,或对疗效不理想者可逐步增加剂量,每次增加0.05ml。如果一次用药过量或用药后作用尚未消失就再次用药,可造成水中毒,或因血管平滑肌收缩出现面色苍白、腹痛、血压升高等反应。
(2)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制剂有鼻吸、针剂和口服三种。目前最常用口服制剂(去氨加压素)。服该药后很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胃不适、鼻充血.如不限制饮水会引起水潴留。
2、非激素疗法
(1)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适用于轻型或部分性尿崩症。其不良反应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软弱无力等症状,可同时补充钾制剂。
(2)氯磺丙脲:仅用于中枢性者,每天20mg/kg,早晨顿服或分2~3次口服。长期应用,有时可引起低血糖发作。
(3)其他药物:氯贝丁酯(安妥明)、卡马西平(酰胺咪嗪),可通过兴奋ADH分泌而使尿量减少。
二、肾性尿崩症的治疗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以避免高张性脱水及减少尿量为主要目标。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哚美辛(消炎痛),每天3mg/kg。噻嗪类可增加钠和水的排出,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近端肾小管钠和水的重吸收。吲哚美辛(消炎痛)可进一步增加钠和水的重吸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