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溶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时间 : 2016-08-19 07:40:04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微小血管损伤所导致的,具体原因及机制简述如下:    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    二、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 发病机制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是由于微小血管损伤所导致的,具体原因及机制简述如下:

  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

  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微小血管损伤是发生本症的关键机制。受损微小血管因纤维蛋白沉积、血栓形成或其他因素而使管径狭窄,红细胞流经时在血循环的压力作用下强行通过或阻挂在纤维蛋白丝上而被压碎、割裂,遂发生血管内溶血。

  2、激活凝血系统在本症的发生上有重要作用。疏松的纤维蛋白网有一定的缝隙,红细胞依靠血循环压力和变形性能进入纤维蛋白网,并被阻挂在纤细的纤维蛋白丝上,如果血循环压力较大,压迫红细胞通过纤维蛋白丝时则可被割裂。因此,压力是造成红细胞破坏的一个条件。

  3、还有一些疾病,有弥散的或局部的微血管病,但看不到类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凝血异常,可见于海绵状血管瘤、肾移植排斥反应、恶性高血压、子痫、某些血管炎(如立克次体感染、结节性动脉周围炎、Wegener肉芽肿)和某些广泛转移癌,溶血程度可轻可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相似的文章

更多>>

溶血症状

⒈ 外周血液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出现典型的异形红细胞或自身凝集现象时,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线索。 ⒉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意义 正常血浆只有微量游离血红蛋...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