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19 07:40:04 来源:互联网
老年头晕警惕心动过缓 节制性生活避免着凉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教授 王景峰70多岁的李奶奶一年经常头晕,就自己吃一些药,但头晕的症状一直没见好转,前两天买菜竟突然晕倒,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心电图检查发现李奶奶心跳居然才30余次,医生确诊为心动过缓,罪..
老年头晕警惕心动过缓 节制性生活避免着凉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教授 王景峰
70多岁的李奶奶一年经常头晕,就自己吃一些药,但头晕的症状一直没见好转,前两天买菜竟突然晕倒,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心电图检查发现李奶奶心跳居然才30余次,医生确诊为心动过缓,罪魁祸首就是窦房结功能减退。
心动过缓要排除冠心病、心肌病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绍,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慢于60次/分钟,可见于健康的成人,但多见于老年和运动员,在睡眠时也可能发生。出现不适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尤其是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的老年更多见。
老年出现心动过缓,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病理因素。生理因素是窦性心律的频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病理因素最可能为冠心病或心肌病引起的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缺血或退行性变,使窦房结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心动过缓。其他少见原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钾血症也有影响。出现心动过缓,轻者表现为头晕、乏力、胸闷等,在活动时加重;重者可出现眼前发黑、晕倒甚至突然死亡,危及生命。
王景峰教授强调,老年心动过缓,心跳在40-60次/分钟时,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若心率低于40次/分钟,则会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如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则应进一步做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的可能。
药物治疗心动过缓只限于急救
大多数老年心动过缓是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窦房结是我们心脏的"天然电池",当这个天然电池不能稳定地发出电刺激,就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减慢有时每分钟只有20-40次,甚至停跳。
面对这一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少患者却选择自行服药。王景峰教授提醒,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而且,药物作用时间短,只限于紧急救护,且疗效不稳定,不能长期应用。
"目前被公认的治疗心跳过慢的长期有效方法是在患者体内安装一台起搏器。"王景峰教授表示,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工的"备用电池",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发放电流,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如今,70多岁的李奶奶植入起搏器后已恢复正常生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