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8-19 07:40:04 来源:互联网
肺脓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1.初期(风热犯肺)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胸痛,咯白黏痰,量多,呼吸不畅。舌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邪。 方药:银花15 g,芦根30 g,连翘、荆芥各10 g,薄荷(后下)、桔梗各10 g。...
肺脓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1.初期(风热犯肺)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咳嗽胸痛,咯白黏痰,量多,呼吸不畅。舌苔薄黄,脉浮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邪。
方药:银花15 g,芦根30 g,连翘、荆芥各10 g,薄荷(后下)、桔梗各10 g。
2. 成痈期(热毒酿脓)
症状:高热不退,咳嗽气促,咳唾黄绿脓痰,喉间有腥臭味,胸胁疼痛,转侧不利,便秘,口燥咽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排脓。
方药:芦根、薏苡仁各30 g,黄连3 g,冬瓜仁15 g,桃仁、黄芩各10 g。
3. 溃脓期(蓄毒溃脓)
症状: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味浓,胸烦胁痛,身热面赤,尿赤,便干,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排脓解毒,清热化痰。
方药:桔梗、浙贝母、白及各10 g,金银花、葶苈子各15 g,薏苡仁30 g。
4. 恢复期(正虚邪恋)
症状:热退,咳嗽轻减,脓痰减少,面色少华,便溏,气短自汗,或形体消瘦,口干尿赤,午后潮热,神疲倦怠。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扶正托邪,养阴清热。
方药:北沙参12 g,黄芪、太子参各20 g,薏苡仁30 g,合欢皮、白及各10 g。
注:药物的剂量需由专业医师或药师确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