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7-26 10:04:36 来源:久久健康网
糖尿病长期的慢性高血糖、高血脂刺激胰岛b细胞“过度疲劳”,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补偿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从而导致血糖的升高。这种“过度疲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糖尿病的早期起病隐匿,无任何症状,不通过常规体检很难发现。很多病人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后才就诊,这时已经有严重的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是机体内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当胰岛素缺乏时只能通过两种途径解决:1 使用药物增加机体分泌胰岛素的量;2 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
胰岛素经过人工基因工程及制药工艺的改造后有多种不同的规格:有短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短效/中效预混胰岛素等。胰岛素的治疗方式也多种多样,新诊断的血糖较高的病人可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空腹血糖高的患者可选择长效胰岛素治疗,而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选择短效/中效预混胰岛素治疗。
以下是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1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 2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加用长效胰岛素,从0.2 u/kg/d开始,根据空腹血糖调节胰岛素的用量;若3个月后血糖不达标,需要换胰岛素方案。例如:二甲双胍 + 亚莫莉 + 来得时(甘精胰岛素)。
2 上述情况也可以采用“生活方式干预 + 2种口服降糖药 + 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一般采用1-2次的注射方案。用预混胰岛素需要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预混胰岛素可以选用 诺和锐30,诺和灵30r,优泌林25r,优泌乐25,甘舒霖30r等。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4-0.6 u/kg/d,通常按2:1分配至早晚餐前。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方案为:0.2 u/kg/d,晚餐前注射(仅用于甘精胰岛素无效,人胰岛素无效和拒绝2次注射的患者),如果空腹血糖在4.4-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或者空腹血糖> 6.1 mmol/l,不宜调大1次预混胰岛素方案,因为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3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断的空腹血糖>11.1 mmol/l患者,通过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泵或用胰岛素多次注射(mdi)的方式调节血糖,2周后,92%的患者平均8天血糖达标,达标后2周停药,仅用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仍然有一半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