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7-08 09:44:14 来源:互联网
黄疸治疗
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尤其多见于肝脏、胆系和胰腺疾病。要对症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为随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而变化的多条动态曲线。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方案应建立在病史、病程、体检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推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标准见表1、2并做以下说明。
1.在使用推荐方案前,首先评估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新生儿处于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新生儿溶血、窒息、缺氧、酸中毒(尤其高碳酸血症)、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易形成胆红素脑病,如有上述高危因素应尽早干预。
2.24h以内出现黄疸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并给予积极的光疗措施。
3.24~72h,出院前出现黄疸者至少要检查1次血清胆红素,出院后48h应于社区或医院复查胆红素,以监测胆红素水平。
4.出生后7d内(尤其是出生后3d内)接近但尚未达到干预标准者,应严密监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得到及时治疗。无监测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适当放宽干预标准。
5.“考虑光疗”是指在该日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根据临床病史、病程和体检做出判断,权衡利弊,选择光疗或严密监测胆红素。
6.“光疗失败”是指光疗4~6h后,血清胆红素仍上升8.6μmol/(Loh)[0.5mg/(dloh)>,如达到上述标准可视为光疗失败,准备换血。
早产儿胆红素增长速度快,肝脏及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干预方案应有别于足月儿。早产儿黄疸治疗标准按照胎龄、日龄、出生体重而形成多条动态曲线。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予以更早期的预防性光疗。
一、干预方法
(一)光照治疗
1.光源:蓝光最好(主峰波长为425~475nm),也可选择白光(波长550~600nm)或绿光(波长510~530nm)。
2.方法:单面光疗法、双面光疗法。
3.时间:分连续和间歇照射。前者为24h连续照射;后者是照10~12h,间歇14~12h。不论何法应视病情而定。
4.光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12~24h测定1次,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换血指征者,应每4~6h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压积。光疗结束后,连续监测2d,以观察有无反跳现象。当反跳值超过光疗前水平时,需再次光疗。
(二)光疗注意事项
1.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h需更换新灯管。在治疗Rh溶血病等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时,应更换新灯管。
2.光疗箱要预热,待灯下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才入内。
3.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双眼,尿布遮盖生殖器。
4.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15%~20%[以ml/(kgod)计]。
(三)光疗的副作用
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基本无明显并发症。有一些相对较轻和一过性的并发症。
常见表现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及低血钙等。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