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7-08 09:44:00 来源:互联网
星状病毒与感染
星状病毒于1975年由Appleton和Higgins采用电镜在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中首次发现,因其颗粒在电镜下呈星形外观而谓之。星状病毒科包括哺乳类星状病毒(Mamastroviruses)和鸟星状病毒(Avastroviruses)两个属,分别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根据其感染宿主的物种,各病毒属又分为不同的病毒种;每种病毒可进一步亚分为不同的血清型。人类星状病毒归属于哺乳类星状病毒属。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星状病毒呈球形,核衣壳为规则20面体,无胞膜。自然感染获得的病毒颗粒直径为28nm,约10%的病毒颗粒有特征性的5~6个角;细胞培养获得的病毒颗粒直径为41nm,包括10nm的刺突。细胞培养获得的病毒颗粒亦具有感染性。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的结构尚不十分清楚,可因其宿主物种和血清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动物星状病毒衣壳有2~5个衣壳蛋白;人类星状病毒血清型1和2有3个衣壳蛋白,血清型3型有2个衣壳蛋白,而血清型5型的MarinCounty株仅由一个衣壳蛋白。
应用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人类星状病毒可分为7个血清型(HastV21~HastV27),最近又报道了血清型8(HastV28)。Noel等将星状病毒分为7个基因型,并且证明基因型与血清型的划分一致。星状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HastV21的IgG抗体阳性率达90%。
(二)基因组特征
基因组长约6.8kb。从5′端到3′端顺序包括一个约85个核苷酸的5′非编码区、三个开放读码框架(ORF1a,ORF1b,ORF2)、一个约80个核苷酸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大约30个核苷酸的多聚腺苷酸尾。ORF1a和ORF1b编码非结构蛋白:ORF1a编码一个丝氨酸蛋白酶,ORF1b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ORF2编码衣壳蛋白的前体结构蛋白。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