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7-05 14:49:00 来源:互联网
小儿窦性心动过缓
概述:
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是指窦房结发出激动的频率低于正常的范围,为小儿常见心律失常,但多无症状,确切发病率不详。
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过缓常出现交界性逸搏,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见于克汀病、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在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毛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缓慢持久性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
流行病学:
窦性心动过缓较窦性心动过速少见,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非心源性者一般都有明显的病因,治疗原发病后均能好转,心源性者则应认真检查除外器质性心脏病,以功能性者多见,可不予处理但需定期随诊。
病因:
1.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多见于正常儿童,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主要表现,在睡眠屏气、胃显著扩张时。经常从事运动的年长儿童也可表现窦性心动过缓。咽部敏感的小儿用压舌板检查咽部时亦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2.病理情况少数见于病理情况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伤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低及高血钾等病症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应用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奎尼丁、吗啡等药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心脏病手术后特别是心房手术后,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