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高血压

合并高血压中医怎么治

时间 : 2016-07-05 14:48:28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合并高血压中医怎么治

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血压?

有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因为没有高血压的症状就忽视降压治疗,他们虽然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仍很早就发生了糖尿病的心脏病变(心肌缺血病变,甚至心肌梗死)。殊不知,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只要血压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等)及微血管并寒症(眼病、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英国的临床研究证实,严格的血压控制降低了以下病变的危险性:任何糖尿病相关病变下降了25%;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下降了32%;中风下降了44%;微血管病下降了37%;心力衰竭下降了56%;眼底病的恶化下降了34%;视力恶化下降了47%。控制高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花费,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通常认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要比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为严格,最好控制在12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低于140/90mmHg。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改善头晕等临床症状,还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

哪些患者可用中药治疗?

1.轻度高血压患者,一般单纯用中药可以控制血压:

2.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药协同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症状,降低血压;

3.用降压西药出现不良反应(如干咳、水肿、头晕、头痛等)而不能耐受时,可选用中药降压或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精髓,只有准确辨证,才能对证下药,取得显著疗效。常见高血压类型有:

1.【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小便发黄.大便秘结、口渴咽干、少寐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此类病人平素性情急躁,一生气就头晕头痛,血压升高。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育阴泄火。

【常用药物】天麻、钩藤各10g(后下),石决明20g,生地15g,麦冬、白芍、枸杞子、牛膝、杜仲:黄芩、沙参各10g。如见眩晕重、肢体麻木、筋惕肉咽,还可以加生龙牡、珍珠母平肝潜阳;失眠可加柏子仁、炒枣仁养心安神;便秘可加当归芦荟丸以泄肝通腑,或加大黄通腑活血。

2.【临床表现】心慌、怔忡不宁、心烦不寐、头晕目眩、咽千口燥、手脚心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此类患者常有较严重的失眠症。

【辨证】心肝阴虚、心火偏亢。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宁神。

【常用药物】炒枣仁12g、知母10g、生甘草6g、茯神15d,柏子仁12g、白芍、五味子、川芎各10g。如头晕较重,可加生龙牡、珍珠母。

3.【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呜眼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健忘失眠、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舒张压较高的患者。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合并高血压中医怎...”相似的文章

更多>>

高血压疾病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