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7-05 14:48:26 来源:互联网
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
一、艾森曼格综合征内科治疗:
1)吸氧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
睡眠过程中吸氧能延缓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增多症的进展;
患者运动时氧需求量增加,而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不能相应增加,因此运动时吸氧对患者有益;
右心衰患者安静时对氧需求也较大,也应给予吸氧治疗;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吸氧能防止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
2)洋地黄类药物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
尽管对右心衰患者是否应用强心药仍存在争议,但有报道表明对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心衰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加心输出量。对缺氧患者联合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应特别注意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因为电解质紊乱会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危险。
3)利尿剂在艾森曼格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对艾森曼格综合征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可缓解肝脏淤血,减少血容量。但要避免利尿过度,因为有些患者需要一定前负荷才能维持有效心输出量。对红细胞显著增多的患者应警惕。利尿后血液粘滞度升高而增加中风或其他并发症的危险。
4)艾森曼格综合征抗凝治疗
艾森曼格综合征由于严重缺氧可导致红细胞明显增多,并且活动受限导致血流不畅、右室扩大及肺血流缓慢等极易并发血栓栓塞,因而抗凝剂治疗可提高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5)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
内皮素-1(ET-1)作为炎性介质促进粘附分子表达,使血管紧张度增加、血管收缩,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内膜纤维化。ET-1的这些作用经ETA和ETB受体介导。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有bosentan(波生坦)
6)前列环素类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前列环素制剂包括:静脉用依前列醇(epoprostenol)、皮下注射用曲前列环素(treprostinil)、口服制剂贝前列环素、吸入制剂伊洛前列素。
前列环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扩张剂。前列环素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从而发挥扩血管作用。研究表明,前列环素尚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平滑肌增殖的作用。
7)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二酯酶,增加肺血管中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使内源性NO生成增多,从而高选择性地扩张肺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输出量。并且对体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该类药物主要有:sildenafil(西地那非)、vardenafil以及tadalafil。
8)一氧化氮(NO)
环磷酸鸟苷(cGMP)是血管平滑肌重要调节因子,调节血管的紧张度、生长和构成。NO是内皮源性血管扩张剂,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浓度增加,从而发挥扩血管作用。
二、艾森曼格综合征介入治疗
严重肺动脉高压常因右心衰竭而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此时如合并心内右向左分流则可能延长存活时间,这可能与增加体循环心输出量和冠脉灌注,同时也减轻了右室压力有关。目前临床资料表明,对已出现明显肺动脉高压的房缺患者,关闭缺损,仍有利于促进右室缩小和改善右室功能,减轻临床症状。近年来已生产出带孔的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在关闭缺损的同时保留少量分流以便缓解右心的压力。如有必要,在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考虑对预留的小孔再行封堵。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际上对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持肯定态度的不多,这可能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否是艾森曼格综合征治疗的发展方向。
三、艾森曼格综合征手术治疗问题
联合心肺移植是目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术后五年生存率逐渐上升。但是围手术期的费用和术后昂贵的抗免疫排斥药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