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6-15 09:43:42 来源:飞华健康网
中医认为经期延迟可因久病体虚、慢性失血、素体阳虚等原因导致,将其辨证分为血虚、肾虚、血寒(实寒)、血寒(虚寒)、气郁、痰阻等类型。
月经不调患者的经期延迟是指月经周期后延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的。中医认为经期延迟可因久病体虚,营血不足导致;或因长期慢性失血,饮食不当,劳倦过度,损伤脾胃,生化之源不足引起;或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衰,导致血源不足,脏腑失于煦养,影响血的生化与运行,使血海不能如期满溢,而致经期延迟。
中医对月经不调患者经期延迟的分类
类型月经变化全身症状
血虚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甚则小腹隐痛,绵绵不止而喜欢按揉,唇舌淡,苔薄白。
肾虚经期后延,经量少而质薄,经色黑或黯淡。腰骶酸痛,夜尿多,白带多,质稀色淡,或有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
血寒-实寒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伤了阳气而造成的经期后延,量少,色黯红有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或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苔白。
血寒-虚寒先天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导致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地稀无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暖,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气郁情志所伤月经延后,经量偏少,色正常或黯红有块,排出不畅。精神郁闷,或少腹胀痛,或乳房胀,胸胁痛,舌质或见稍黯,舌苔或见薄黄。
痰阻素体脾、肺气虚造成月经后延,经色淡而呈粘液状,经行前后带下多。形体肥胖,又眩晕心悸,脘腹闷胀,呕恶,咳嗽痰多,食欲差吃的少,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