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6-15 09:43:20 来源:飞华健康网
血小板减少,要想确认是何种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首先要查血象,还要查骨髓象、免疫学检查,以及其它检查。这些检查的结果,将会暴露出血小板减少的秘密。
血小板减少的表现为鼻子、口腔、牙龈等部位出血;轻微的碰触即可导致身体淤血;皮肤有创伤则长时间流血;有便血的现象(一般是内部出血导致)。伴随腹痛头痛等;长期出血必然导致皮肤暗黄,精神萎靡不振等。出现这些症状,要做如下检查:
一、血象
1、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形的血小板。
3、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增大;
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改变显着;
5、血小板形态异常,可见大型血小板、颗粒减少和染色过深。
二、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