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6-15 09:14:57 来源:飞华健康网
药物、免疫因素、骨髓性疾病是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三个原因,其中药物作用是最普遍的病因,停用药物后一半就可恢复。
导致血小板减少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药物、免疫因素、骨髓性疾病。其中,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是最普遍的病因。
一些药物除了具有其自身的疗效外,还存在一些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抑制骨髓造血,继而可降低血细胞数量,其中就包括血小板。这些药物有很多,最常见的药物就是抗感染类药物,大部分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无论是针对细菌、病毒的还是针对真菌、寄生虫的,都有降低血小板的作用。一些不知名的保健品及中药也可能降低血小板。由于人体个人体质不尽相同,对于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造成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也就不同。在停用可能相关的药物后,一般血小板就会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大部分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失调也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如人体患感染性疾病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抗体去抵抗病菌,这些抗体可能会攻击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减少。肝硬化患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会加强脾脏吞噬血小板的功能,脾脏不但将异常的血小板吞噬,甚至会大量吞噬正常的血小板。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因为异常抗体的产生而降低血小板数量。
骨髓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患者。由于骨髓收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大量制造血小板,会导致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