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药物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

时间 : 2016-06-15 09:14:56 来源:飞华健康网

[摘要]

可抑制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的药物,它不仅抑制巨核细胞,而且也抑制其他造血干、祖细胞,故骨髓呈弥漫性再生低下伴全血细胞减少。另一类是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药物,常见的有细胞毒类和噻嗪类利尿剂。

可抑制血小板生成的药物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骨髓再生低下或障碍的药物。另一类是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药物。

骨髓抑制药物

所有骨髓抑制药物于足够剂量下均能引起血小板的生成减少。这类药物不仅抑制巨核细胞,而且也抑制其他造血干、祖细胞,故骨髓呈弥漫性再生低下伴全血细胞减少。在少数情况下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较常见的药物如:阿霉素,泰素,卡铂,异环磷酰胺,长春碱类等。

选择性抑制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对巨核细胞的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减少发生和恢复时间的长短随相应的药物动力学而异。

常见药物有如下几类:

细胞毒类:阿糖胞苷对巨核细胞的毒性尤为明显,常于用药后突然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环磷酰胺、白消安、甲氨蝶呤等对巨核细胞也有中毒的毒性作用。

噻嗪类利尿剂:它引发的血小板减少有发作缓慢、病情较轻、多数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等特点。

酒精: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较常见。这是患者一般尚无维生素缺乏,也无贫血或脾肿大存在。戒酒后一月内血小板即可恢复正常。

雌激素: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对血小板生成有抑制作用。亦有报道长期应用雌激素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药物抑制性血小板...”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