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6-06 17:23:53 来源:
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由嗜肝的肝炎病毒a、b、c、d、e所引起;一些非特异嗜肝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pstain-barr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亦可引起肝炎,但少见。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肠传性的传染性肝炎和血
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由嗜肝的肝炎病毒a、b、c、d、e所引起;一些非特异嗜肝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pstain-barr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亦可引起肝炎,但少见。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肠传性的传染性肝炎和血传性的血清性肝炎,肠传性的肝炎病变自限,血传性的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输血后肝炎由输入含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引起。
现状:80年代初期用对流免疫电泳法筛检hbsag,后人用固相放免法(ria)回顾性复查915份供血,有91份(9.9%)为假阴性。其中能追寻到供受血关系的12对,因受血者的免疫状况不同,有的发生了感染。
当前我国已普遍用酶免疫法(eia)筛除供血员中的hbv携带者,因漏检的hbsag(+)供血引起的输血后乙型肝炎已罕有发生。漏检的可能是病毒水平很低的血液,输血仍可传染大量病毒。
当前我国的输血后肝炎中90%以上是丙型肝炎,几年前输血后丙型肝炎曾是临床输血的严峻问题,近年因输血管理的进步已有很大缓解。血制品的hcv污染率也有很大降低。
在我国的自然人群中可能有2%-3%hbsaz()的asc,这是当前输血后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
临床表现:输入hbv(+)血液是否感染,取决于感染的病毒量和受血者的免疫水平。有人在80年代的一次调查中发现:hbsag(+)的受血者hbv感染率50.0%,只有1例发生输血后肝炎,并且是暴发性肝炎;接受抗hbc(+)供血21.4%和接受hbsas()/抗hbc()供血5.9%的受血者发生了感染,都是一过性无症状感染,无显性肝炎。可能hbsag(-)血液的病毒含量低,实际上这样的传播很少在临床检出。
显性的输血后乙型肝炎多呈急性。因输血感染的病毒量大,不少输血后肝炎呈暴发性经过;暴发性乙型肝炎中约有1/4由于输血,其中45%-60%由hbv引起。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