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溃疡

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时间 : 2016-05-30 09:58:57 来源:

[摘要]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其发生率为非肝硬化患者的2.5倍。在肝硬化者临床组中其发病率为18.6%尸检组中为17.7%。 肝源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肝源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ulcer,HU)其发生率为非肝硬化患者的2.5倍。在肝硬化者临床组中其发病率为18.6%尸检组中为17.7%。

肝源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肝源性溃疡形成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和HP外可能与门静脉高压致门静脉淤血有关;肝准化叫静脉高压时冒壁毛细血管血流增加可达78%~100%,黏膜下胃动、静脉短路使组织允血水肿,但黏膜层血流减少氧及营养物质运送到黏膜的时间延长。

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影响黏膜的分泌和HCO-的生成、前列腺素合成及能量代谢障碍,继而发生变性、坏死及脱落形成溃疡。同时门静脉淤血还大大削弱了黏膜防御因子的作用,增加了对酸、胃蛋白酶、胆汁、酒精等攻击因子的敏感性。其次肝功能减退促胃液分泌物(促胄液素。组胺、五一羟色胺等)灭活减少。使胃酸分泌亢进和动形成肠源性内毒素。

内毒素是内皮索一1(ET-1)分泌增加的主要原因。ET-1升高不仅使自制缺血,而且造成进一步门静脉高压和循环高动力状态,加剧门静脉淤血形成的恶性循环使黏膜糜烂形成溃疡。加之肝硬化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能力下降,可能是发生出血的启动因素,局部因为肝硬化时维生素A合成减少,可导致胃十二指畅黏膜上皮的抵抗力降低。以上诸多因素可能导致了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多发生胃溃疡发病率高和常伴有以糜烂胃炎及易出血等特点。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肝源性溃疡 溃疡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肝源性溃疡的发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溃疡症状

(一)病史 了解溃疡患者的病史应针对溃疡发生的病因,一般来讲应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有无不洁性交史等。因溃疡往往为继发损害,因此在现病史中了解皮损最初损害的特点尤其重要,常能提供诊断线索。还应了解皮...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