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内障

白内障只可手术治疗 盘点白内障手术4大误区

时间 : 2016-05-25 09:19:28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一款几乎“通杀”所有眼病的贴剂近日遭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告警示。这款名为“好视力”的眼贴宣称可预防近视、治疗白内障等而上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眼科专家指出,白内障目前只能手术治疗,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一款几乎“通杀”所有眼病的贴剂近日遭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告警示。这款名为“好视力”的眼贴宣称可预防近视、治疗白内障等而上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眼科专家指出,白内障目前只能手术治疗,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白内障只可手术治疗

事实上,很多商家之所以热衷于和白内障等眼疾沾边,正是由于一些眼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认准很多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夸大宣传吸引注意和购买。

此前,卫生部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我国有视力残疾人1300万,其中因白内障致盲人数达400万,成为视力残疾者致盲的首要原因。目前白内障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眼科专家也在新浪微博中炮轰“治疗白内障的特效药物”。众多眼科医生更是在微博上强调“白内障目前只能手术治疗”。

不过,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时机也有讲究。专家表示,白内障并非刚开始“长”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他介绍,由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及部位不同对视功能的影响也不同,早期对视力影响小,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影响到日常生活或工作就可考虑手术。

他同时强调,认为白内障长“熟”了、看不见了再手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手术的时机可参考以下因素:一是白内障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程度;二是眼部是否合并其它疾病及白内障对合并疾病的影响。此外,还要看患者身体状况。

白内障患者需要避免陷入以下4大误区

误区一: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

夏季天气炎热,受手术环境及诊疗住院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医院不推荐病人在此季节进行白内障或其他眼疾手术,由此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夏季不宜做白内障手术。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环境和条件的大幅改善,基本上消除了夏季白内障手术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相反,还可以为病患避免了不少手术旺季时带来的问诊求医的排队、择医手术的烦恼。

误区二:白内障要成熟才能做

在二三十年前由于白内障手术还缺乏清晰的手术显微镜,大多数眼科医生还在依赖放大镜做白内障手术。如果白内障不成熟,无法看清全部混浊的晶体皮质并加以清除,因此要求患者在白内障成熟以后才能做,其实是医学落后的表现。

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高清手术显微镜的推广,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应运,手术技术上再也不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才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如果等待白内障成熟,会让老人度过一段漫长的低视力阶段,不仅会造成老年人的生活不便,质量下降,也会增加儿女的负担。

误区三: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得到根治

老年人常常从各种权威报纸或者广播上看到各种治疗眼病的奇药,可以让混浊的晶状体“返老还童”而避免手术之苦,因此很多人花重金购买后,却起不到提高视力避免手术的作用,也错过最佳手术时间,甚至因为过敏或者其他副作用,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

误区四:白内障术中人工晶体越贵越好

在商品经济中,一分价钱,一分货,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对于人工晶体这种特殊的商品,宋蓓雯主任指出,并非最贵的就是最好的。白内障手术发展到21世纪,已经从单纯的复明手术升级到屈光手术,更多的患者对术后的视觉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工晶体已经从硬质人工晶体发展到各种材质的软性折叠人工晶体,从球面人工晶体到非球面人工晶体,从单焦点人工晶体到多焦点晶体,近年来还出现了矫正散光的晶体,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是选择人工晶体并非简单地看价格,要根据自己眼睛的情况,经济状况和日常生活需求而定。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白内障只可手术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内障疾病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 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