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青光眼

眼压与青光眼

时间 : 2016-05-24 14:00:12 来源:

[摘要]

的确,许多人都认为,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只有眼压高才是青光眼,眼压正常就没事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像李老太太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一些青光眼患者或许就没有李老太太那么幸运,由于没有及时诊治,最终导致双目失明。眼压正常也可能是青光眼 人眼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才能实现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眼

李老太太已退休在家多年,身体一向很好,自己平时也很注意身体的保养,去年体检时,医生怀疑老太太得了青光眼,建议她再做进一步的检查。老太太心里很纳闷:“以往听别人讲,青光眼就是眼压高,我这次检查测眼压也正常,况且我眼睛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医生会不会搞错了?”因此也没太放在心上。过了几个月,老太太吃饭时无意间向女儿提起这件事,女儿很担心,向我咨询,我了解情况后建议老太太尽快检查。老太太这才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证实是得了慢性开角型青光眼。由于发现、治疗及时,老太太的青光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的确,许多人都认为,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只有眼压高才是青光眼,眼压正常就没事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像李老太太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一些青光眼患者或许就没有李老太太那么幸运,由于没有及时诊治,最终导致双目失明。

眼压正常也可能是青光眼

人眼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才能实现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眼压应维持在1.33~2.79千帕10~21毫米汞柱之间。青光眼是指因眼压升高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多见于老年人。正常生理范围内的眼压一般不会造成视乳头损害,但由于不同人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各异,一定水平的眼压对某些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属病理状态,可能会引起视乳头损害。医学上将这种相对于多数正常人来说眼压不高,却出现了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情况,称为正常眼压性或低眼压性青光眼。

许多正常眼压性或低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开始可无任何不适,视力往往亦无明显改变,多数病人眼压常波动在正常值的上限,如同隐形杀手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危害较大。往往至出现明显视野缩小、视物模糊等青光眼的晚期症状时才发现。

此外,正常人眼压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生理状态的改变眼压可出现波动。例如咳嗽或深呼吸时,眼压可升高或下降约5毫米汞柱;卧位与立位时的眼压差可达3~5毫米汞柱;心跳也可使眼压出现1~2毫米汞柱的波动。此外,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眼压也不尽相同。多数人清晨(大约5~6点)眼压最高,此后逐渐下降;有的清晨眼压最低,以后逐渐升高;也有的早晨眼压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下午(大约2~5点)后再次升高;还有的眼压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律。因此,单凭李老太太体检时几次的眼压测量是不能判断她的眼压状态的,最好行24小时动态眼压监测。

眼压高不一定是青光眼

那么,是否眼压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临床上,我们也常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多次检测眼压都超出正常上限(通常在21~30毫米汞柱之间),但不会出现青光眼性视乳头及视野的损害,这种情况称之为高眼压症。

虽然高眼压症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发展成青光眼,但它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约10%的高眼压患者10年后会发生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及视野缺损。因此,高眼压症患者,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或伴有显著而持久的眼压升高、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阻塞等情况者,都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青光眼应综合诊治

在临床实际中,眼压的测量并不是诊断青光眼的惟一标准。为有效地早期诊断青光眼,除眼压检测外还需将前房角、视乳头和视野等检查结合起来。近年来许多先进的设备,如激光光学干涉成像仪、自动视野计和共焦激光扫描眼底镜等在早期青光眼的诊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一旦因青光眼致双目失明,就意味着终生残废,因此,对青光眼一定不能麻痹大意。其实,因青光眼致盲者多数是由延误诊治引起的,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青光眼患者大多是不会失明的。(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青光眼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眼压与青光眼”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青光眼疾病

①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应用:该项技术可在无干扰自然状态下对活体人眼前段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动态和静态记录,并可作定量测量,特别对睫状体的形态,周边虹膜,后房形态及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为原发性闭角...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