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结肠癌

结肠癌术后如何饮食?防结肠癌要防治肠道疾病

时间 : 2016-05-24 09:26:09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摘要]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关于结肠癌的发病与结肠的其他病变有一定的关系。结肠息肉、结肠乳头状腺瘤是结肠癌的先兆病变,息肉及腺瘤本来属于良性病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肠道内慢性刺激可以造成3/4的病人发生癌变,持别是多发性息肉直径超过2匣米时,恶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肠道寄生虫、待别是血吸虫病是结肠癌的常见诱因。经久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癌变的危险性随之增加。结肠癌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结肠癌患者中约1/4的病人有癌症家族史。

专家提醒,结肠癌与饮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家在日常的饮食中要特别注意,高脂肪饮食要慎用或者少用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结肠癌术后饮食有三个原则

近来,很多的调查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悄悄地增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饮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有证据显示,在癌症病人中,约有40%的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引发,这其中就包括大肠癌。合理摄入脂肪、牛奶和膳食纤维,是术后结肠癌患者在饮食调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合理的脂肪摄入

实践证明,高脂肪膳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虽然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反应后便可产生促癌作用。所以,结肠肿瘤患者,不要吃过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下。此外,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量,每日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有的人对于动物脂肪的控制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所以,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注意油脂的合理摄入。

2、选择合适的牛奶

牛奶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饮品之一,术后的结肠癌患者是否可以饮用牛奶呢?牛奶有鲜牛奶和奶粉,鲜牛奶多为全脂牛奶,奶粉又分为全脂和脱脂,术后的结肠癌患者适于饮用什么牛奶呢?

据英国一份研究报道指出: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等物质,具有抗癌作用。维生素A能使人体鳞状细胞癌及其他细胞癌消退,并刺激人体抗肿瘤的免疫系统;维生素C能抑制内源性亚硝胺的合成,并抑制致癌化合物对人体组织细胞的影响;钙能改变结肠粘膜的增殖,降低结肠癌的发生。但是,牛奶中所含的脂肪却具有致癌作用,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为脱脂牛奶的4倍,故常喝脱脂牛奶可降低患口腔、结肠、膀胱、肺、乳腺、宫颈癌的危险性,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因此,术后的结肠癌患者更适于饮用脱脂牛奶。但对于正常人,适当饮用全脂牛奶对身体并无明显不良影响。

3、膳食纤维不可少

术后的结肠癌患者应注意多吃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这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

如果发现结肠癌肿向肠腔内凸起,而使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质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预防结肠癌的三个要点要清楚

1、积极防治肠道疾病。平时积极锻炼身体,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可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发生。结肠癌的预防其中对于肠道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更应及早处理,有研究发现腺瘤性息肉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对结肠癌的预防亦有很大的帮助。

2、改进饮食习惯。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因素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结肠癌的预防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以及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对结肠癌的预防有很大的帮助。

3、定期检查。结肠癌的预防对结肠癌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者行定期检查,警惕结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这些都是有效预防结肠癌发生的方法。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结肠癌术后如何饮...”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结肠癌疾病

1.大便隐血(FOBT)试验 是结肠癌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将FOBT用作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检查,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筛检手段,FOBT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包括联苯胺试验 和愈创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