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垂体瘤

垂体瘤的发病机制知道多少

时间 : 2016-05-19 09:57:35 来源:求医网

[摘要]

很多垂体瘤患者都想知道垂体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虽然医学界关于垂体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对有功能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还...

很多垂体瘤患者都想知道垂体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虽然医学界关于垂体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对有功能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还是有学说提出的。

1.垂体瘤是来自垂体细胞的原发缺陷。如部分垂体瘤细胞中有非整倍体,则提示有原发细胞变异;又如肢端肥大症患者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有异常的生长激素(GH)升高反应,提示腺瘤细胞上有非特异下丘脑激素受体的存在;生长激素分泌瘤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对GHRH的反复刺激能持续分泌GH,无脱敏现象。这说明生长激素腺瘤细胞失去了正常的自稳机制,则提示腺瘤细胞受体及受体后功能异常。部份生长激素瘤的GHRH受体的Gs蛋白变异,导致GH分泌过多,也支持原发性缺陷。

2.继发于中枢神经及/或下丘脑对垂体分泌功能的控制失调:如生长激素腺瘤,有人提出可能系下丘脑分泌GHIH不足或GHRH过多,使垂体GH细胞受到持久的刺激,形成肿瘤。又如在部分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中,由于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TRH功能减弱,从而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发生增生,久至形成肿瘤,且常可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垂体瘤 发病 机制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垂体瘤的发病机制...”相似的文章

更多>>

垂体瘤疾病

1、颅平片正侧位片示蝶鞍增大,变形,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 2、CT垂体密度高于脑组织。 3、磁共振成像(MRI):对垂体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可弥补CT的不足。 4、气脑...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