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5-19 09:57:08 来源:求医网
小儿肾母细胞瘤是恶性肿瘤,为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胚胎恶性混合瘤,其发生率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肾胚细胞...
小儿肾母细胞瘤是恶性肿瘤,为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胚胎恶性混合瘤,其发生率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肾胚细胞瘤、肾脏混合瘤。肾母细胞瘤可能由于未分化形成小管和小球的后肾胚芽异常增生所致。肾母细胞瘤增生复合体(nephroblastomatosiscomplex)也可能是Wilms瘤瘤前病变。近年来已确认肿瘤抑制基因WT1与WT2的缺失与部分肾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1.病理改变
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发现88.5%的透明细胞癌表达近曲小管抗原,而87.5%的颗粒细胞癌表达远曲小管抗原,因此推测透明细胞癌可能源于近曲小管,而颗粒细胞癌可能源于远曲小管。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外观存在差异。一般说来,透明细胞癌呈黄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似有包膜,生长缓慢,预后较好。颗粒细胞癌,癌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角形,癌细胞胞浆富于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因而胞浆呈伊红色颗粒状,腺管状结构明确,间质由毛细血管构成。较透明细胞癌细胞核异型性显著,细胞排列也较乱,恶性度高,预后较差。未分化型癌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似肉瘤。
2.病程分期
肾癌可发生于肾实质任何部位,左右侧肾癌发病机会相等,且绝大多数是单侧单发病灶,双侧病变仅占1%~2%。巨检肿瘤外观为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肿块,有一层由被压迫的肾实质和纤维组织形成的假性纤维包膜。呈质地致密的灰白色,无明显包膜,预后较差。暗红色和红色部位通常是出血区,有时伴有囊性变、坏死及不规则钙化等。
显微镜检未分化癌细胞呈梭形,核较大或大小不一,有较多的核分裂象,恶性程度更高。肾胚胎瘤的分期为Ⅰ期:局限于肾。Ⅱ期:局限于肾周围。Ⅲ期:局限于腹腔内邻近脏器。Ⅳ期:有远处转移。Ⅴ期:双侧性。
3.扩散转移
小儿肾母细胞瘤早期有完整的包膜,当肿瘤增大后可引起破裂,致肿瘤细胞直接侵入肾周围脂肪层内或邻近组织,如肾上腺、结肠系膜、与其接触的肝脏部分。肾母细胞瘤淋巴结转移并不多见,且大多限于局部淋巴结,但血源性扩散甚为多见,首先是经肾静脉,其中常有肿瘤栓子,可蔓延至下腔静脉,甚至到右心房,血行性扩散80%到肺部,有时到肝,偶尔到骨骼。
温馨提示:小儿肾母细胞瘤起源于胚胎,在肾脏实质中发展,长大过程中形态畸变(distortion),侵犯周围的肾脏组织,小儿的肾脏肿瘤几乎都属这一类。来源于原始间胚叶,故病理切片可见多种未分化组织,有时肿瘤突破被膜、侵入横膈、肾上腺及结肠等组织。在10%~45%手术标本中可见肾静脉中有肿瘤组织。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